“十六字”组工心得
“十六字”组工心得
余贵梅 舟山市定海区环南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
2016年12月26日 15:11:59 来源:舟山市定海区环南街道党工委 作者:余贵梅
自2012年3月起,受组织安排,我从定海团区委副书记一职转岗至环南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回忆这四年多的工作,下面这“十六字”对我而言颇有感触。
一为“学无止境”。2016年是换届年,很多新任的组织委员碰到我这个已有4年经历的“老”组织委员都会客气地说求教经验,我往往回答:“组织工作永远在路上,大家一起努力。”其实不是我吝于传授,而是我党95年发展历程中组工前辈们给我们积淀下的丰富的党务知识、组织工作中年年新增的业务知识量之大涉及面之广,如2016年“两学一做”中“三问三查”、“五个能否”、“五个着力解决”等等新名词新工作内容,都非我四年中所能完全消化于脑、掌握于心的,都需要我们不断去对照资料学习、温故,才能领会。所以说,组织工作学无止境,小伙伴们需要一起努力。
二为“按规而行”。党务知识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章党规及党的中央、省市区各级会议精神,规定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逐级传达了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作为组织委员,传达好上级精神,按规矩管理好基层党员、党组织队伍,严把党员发展关,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指导督促基层党组织开展好“三会一课”、党员骨干季度轮训、先锋指数考评、党内组织生活和班子民主生活等等,都是党内非常严肃的工作任务,不得马虎,不得背道而驰,必须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按规而行。
三为“因需而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创新或实践都要紧贴基层实际、符合基层需要,只有基于实际、源于需求,党建工作才能持久焕新。我始终谨记此中之道,在环南街道工作的几年时间里,也先后与社区村党务工作者一起努力,推出了诸如服务行业“小而美”公益党建、社区干部“2小时上街走访制”等党建品牌,这些品牌不仅得到了群众们的一致认可,也被省市区相关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及推广。上级领导的认同及基层群众的认可,是我持续探索创新工作的源动力,也持续激励着我不忘初心,勇往向前。
四为“自我调节”。作为街道的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势必会肩负着“任职一方,造福一方”的责任和担当。我们工作范围不仅仅只停留在组织委员的职责范围内,街道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重点中心工作的推进,都需要街道班子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初任组织委员一职时,我曾被基层众多复杂繁琐的综合事务、要求严苛却一头雾水的本职业务扰乱了思绪。那几天我曾为破解困境整夜地思索着,后在街道领导及老同志的开导下才找到工作的方向。因此,我想做好自我调节,摆正自身定位,也是我们组织委员该有的素质和修养。
四年多的工作,我体验着繁忙之中的充实,也享受着努力必有获的快乐,同时,还收获了满满的信赖和关怀及其极为珍贵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此时此刻,唯有“感恩”,才能表达我心中的千言万语。我为自己是一名组织委员而自豪!
责任编辑:林庭宇- 2016-12-26 以“实力”铸造组工之路
- 2016-12-26 让零散党员回“家”
- 2016-12-26 有耕耘才会有收获
- 2016-12-26 做一名阳光的组工干部
- 2016-12-26 组织工作是一项“织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