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老干部的那些事儿

邱益君 北仑区郭巨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
2016年12月26日 15:12:07 来源:北仑区委组织部 作者:北组文

31.jpg

  街道的市党代表郑君飞在村里走访群众时了解到,有一个阿婆生活略微艰辛,阿婆的丈夫是多年老村支书,几年前去世了,在职的时候,街道会发补助,也时不时会走访慰问,可是随着老干部过世,补助按政策停了,走访慰问相对也少了,阿婆的言语中似乎有“人走茶凉”的抱怨。听到这个故事,我深表理解,的确“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老村干部在条件非常艰苦的年代里为集体为群众奉献,这离不开背后默默支持他们的家属。我曾听到许多故事,都是街道干部到村干部家里动员其继续担任干部,而其中关键是做好干部家属的思想工作,确保后方的支持有力。随着了解深入,我也感到惭愧,这期间我正好在思考新形势下党代表该如何发挥作用,这不正是一个好契机吗?

  让党代表在组织与基层党员群众之间成为联系的桥梁、感情的纽带。我们街道立即成立了以市党代表郑君飞为首的工作室,将走访慰问村老干部遗属作为头号暖心工程,工作室工作人员先到各村进行底数调查,再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嘘寒问暖,摸清需求,按需实施,有的以党员义工陪聊送精神食粮为主,有的发动党员“微心愿”送上电饭煲等急需用品,对糖尿病严重的遗属送上专用大米,对生活比较贫困的则送上慰问金,等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老村干部遗属们十分激动,认为上级党组织没有忘记他们,年轻时为集体、为人民奉献是值得的。

  村里的现职干部也都说好,街道里连老干部遗属都这么关爱,他们的家属也更支持了,他们工作的干劲更大了。周边群众纷纷翘起了大拇指,认为现在各级组织作风越来越好了、能更加体察下面群众之心……

32.jpg

和老干部共度七一

  街道退休干部张云仙住在宁波市区养老院养老,我走访时,她谈到年轻时在上阳乡工作20多年,以乡镇为家,与许多村干部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现在80岁了,十分怀念过去一同工作的原村干部。我十分理解老人的想法,许多老年人的确非常怀念年轻时学习、工作的一些人、事,每次街道里开街道退休干部会议他们总是谈论十分闹热。至于村里老干部,人太多,我们街道里也没专门组织过,所以有些街道、村老干部许多年都没碰到了,相互间十分挂念。于是,我在想这个微心愿我们党委是能做到的,只要把老年人交通安全、饮食安全、身体安全等考虑好就行。我专门请了党代表工作室的工作人员,组织一批党员义工,把曾经在上阳乡工作的乡镇退休干部和村老干部召集在一起开座谈会,气氛十分热烈感人,许多老干部相拥而泣,他们一起回忆当年同甘共苦,一起聊聊现在家长里短,一起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而我呢也正好讲讲“两学一做”微型党课,谈谈基层组织建设和村领头雁工程的重要性,请老干部们一起物色推荐好的村后备干部。我们还组织他们到下属各个村看看新农村建设情况,实地感受改革开放给上阳带来的巨大变化,当这些街道老干部时不时与一路经过的村里老年人热烈握手时,我十分感叹当年老干部作风之深入、与基层群众感情之深,这些都是当组织委员的我需要不断学习努力的。

  我想,关心激励街道村老干部、实现类似的“微心愿”,以后我要经常考虑、想方设法满足……

责任编辑:林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