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民生党建”工作
29、嘉兴市秀洲区
29、“民生党建”工作
2016年08月25日 09:16:09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品牌亮点:“民生党建”工作
■案例概述:为进一步发挥党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中,秀洲区坚持以真情为民服务为指引,围绕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探索党建与民生深度融合,推进“民生党建”工作,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站到为民服务第一线,在保障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等方面发挥先锋引领作用。
■报送单位:中共嘉兴市秀洲区委组织部
新塍菜场民生党建项目
最美的站点之一
■案例详情:
嘉兴市秀洲区深化推进“民生党建”工作
让党组织、党员心系群众服务民生
一、背景与起因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是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主体。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中,秀洲区坚持以真情为民服务为指引,围绕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探索党建与民生深度融合,推进“民生党建”工作,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站到为民服务第一线,在保障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等方面发挥先锋引领作用。
二、做法与经过
1、“民生覆盖”突出党建引领,让党员干部站在“关注民生”第一线。一是扩大党组织民生覆盖。坚持以党建融入民生,把深入群众、改善民生作为工作导向,将党组织延伸到群众迫切需要的各个领域,建立市场党支部6家、楼道党支部12家、宿舍党支部9家、流动党支部13家、社工党支部8家。通过对近年来全区新组建党组织的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面向民生领域的新建党组织占了较大比重。二是划分党员民生责任区。按照每名党员联系5-10户群众的要求,分区域划定党员民生责任区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期联系走访,收集民情民意。三是亮出党员民生承诺。结合党员自身能力和特长,从解决群众困难、满足群众需求出发,亮出民生实事承诺,推动党员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将民情民意转化为行动举措。共亮出民生承诺16000多件,涉及群众意见建议采纳527条,内容涉及生猪养殖减量提质转型发展、“三改一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多个方面。
2、“民生家园”体现真情服务,让党员干部站在“服务民生”第一线。一是贴近百姓打造“九大家园”。针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保障,结合基层实际,分别在各镇、街道集中打造“民生党建”示范点,形成“美丽家园”、“幸福家园”、“放心家园”、“连心家园”、“文明家园”、“社工家园”、“爱心家园”、“职工家园”、“康复家园”等九个“民生家园党旗红”建设项目。这九大家园从党建与民生的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入手,在农村居住环境改善、流动党员及新居民管理、食品安全、社会稳定、社区文明、志愿服务、帮困助残、职工利益保障、健康医疗服务等方面各有特色。二是党员示范催化“党建高地”。以九大“民生家园”作为党建引领和党员示范平台,有组织地建设一批民生服务党建阵地,形成了“党员中心示范户”、“党员志愿者服务联盟”、“党群创业基地”、“前程无忧工作站”、“青春导航工作站”、“流动党员服务站”、“放心检测服务中心”、“天使社工室”、“楼道红管家”等32支党员先锋服务队伍。三是品牌服务创造“民生利益”。最大限度地发挥“民生党建”阵地特色,创新服务举措,形成一批有效服务民生的党组织、党员工作品牌。如,“放心家园”从群众最关心的“菜篮子”入手,以党建引领提升群众放心指数,形成了党员身份承诺“双亮”、党员自我管理与分片联系管理摊贩“双管”、党员志愿者驻点与放心检测联盟驻点“双驻”等一整套民生服务体系。
3、“民生元素”融入组织管理,让党员干部站在“保障民生”第一线。一是民情民意写入党员日记。党员人手一本《民生日记》,在民生问事过程中自觉做到“三必记”,即群众反映的民生意见建议必记、群众遇到的民生困难问题必记、群众遇到的民生矛盾纠纷必记,确保民情民意有人问,民生诉求有人管。二是民生问题记入支部档案。各党支部建立民生档案,详细登记民生拟办事项、责任党员、办理期限、办事进度、办理结果及定期分类反馈等内容。同时,借助党务公开栏、党员手机报等,对民生问题办理全过程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民生问题办理效果。三是民生指数纳入组织考核。将党组织和党员收集民情民意、解决民生问题的情况,纳入日常管理考核,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民生作用发挥情况,党组织每半年一次就“民生党建”开展情况向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进行公开述职,听取意见建议,述职评议结果与年度考核挂钩。
三、工作成效
1、“民生党建”惠及民生。“民生党建”的每一个试点打造,都是从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百姓身边事、平常事做起,通过搭建党建服务平台,形成了规范的党建服务体系,推进党建惠民制度的务实创新,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民生党建”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比如,在王店镇试点打造的“美丽家园”,依托村党支部和党员作用发挥,形成了党建带动、服务支撑、活动联线等一整套体系,推动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及村容村貌等居住环境改善,让村民享受致富、宜居成果。比如,通过将新塍镇菜场打造成民生党建“放心家园”,成立菜场党支部,并实行党员公开亮诺、党员联系摊贩,建立了“放心家园”服务站,内设党员便民服务岗、星期六党员志愿者联盟、菜场知识课堂,为群众提供放心秤、放心检测、放心加工等服务,形成了“党员带头、摊主参与、消费者评价”一整套“放心体系”,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放心。
2、“民生党建”凝聚民心。“感情上融入群众”是开展“民生党建”的一个重要追求,也是重要举措。通过党员民生责任区域划分和分片包干联系走访群众,使党员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目前,全区17000多名党员都建立了自己的民生责任区域,联系结对60000多户群众。通过发挥“民生党建”人性关爱,努力将党建服务渗透到各个层面的社会成员中去,促进了党群关系的相互交融。比如,新城街道打造的“社工家园”志愿服务平台,在党员社工带动下,形成了一支由160名专业社工、志愿者组成的“红色社工服务队”,为需要帮助的社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及心理疏导等服务。秀洲新区试点打造的“职工家园”,把职工宿舍建设成为非公企业党员有效管理及作用发挥的实践阵地,创新形成了“宿舍党建”模式,由宿舍党员领衔,为职工提供吃、住等日常生活管理,以及矛盾调解、权益保护等服务,增强了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除了关注基层群众外,还关注弱势群体,让最困难的群众得到最温暖的党建关怀,以党员的“爱心指数”提升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比如,高照街道打造的民生党建“爱心家园”,通过党员与残疾人“一帮一”结对,广泛开展“红心助残”,建立党员帮困助残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帮、包、带、扶”服务体系,做到“困难群众有呼声,党组织和党员就有回声”。目前,街道369名党员与312名残疾人结成对子,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教育、就业、生活、生产、维权、心理咨询等方面服务,提升他们的生存保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3、“民生党建”优化民风。以“民生党建”为抓手,通过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促进党的群众路线和作风建设落到实处,在社会范围内积极传递“正能量”,增强民风引导,缔造和谐元素,改善社会风气。比如,从拆迁安置小区管理入手,在油车港镇打造“文明家园”,在每个楼道确立一名党员“红管家”,成立“红管家党支部”,实行楼道红管家“五心”(即下访知民心、调解化忧心、巡防促安心、帮扶送爱心、服务暖人心)争创活动,形成了党员引领下的文明和谐创建氛围,营造文明和谐的居住氛围,实现“一名党员,文明一个楼道;一个支部,文明一个社区”。目前,居民区划分出8个“红管家”问事责任区,每个“红管家”联系居民家庭,发放服务连心卡,成立纠纷调解组,组建义务巡防队,开设爱心互助站,全覆盖地开展生活服务。以王江泾镇为试点打造的“连心家园”,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建立帮扶服务平台,通过社区党支部、党员与矫正对象“一对一”联系服务,加大对非监禁刑罪犯的行为监督、教育管理、身心矫正力度,帮助矫正对象健康融入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四、工作启示
1、注重载体拓展延伸,丰富实践内涵。“民生党建”作为覆盖民生领域的党建工作创新,目前仅仅涉及到九个方面的民生问题,可拓展延伸的领域还相当广泛。下一步要在服务民生主要导向的基础上,将实施载体不断拓展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各个领域,通过服务民生来进一步体现服务发展、服务群众和服务党员,有机整合这四项基本服务功能。
2、坚持面上灵活推广,构建科学体系。要做好点上工作与面上工作的有机结合,在继续拓展延伸示范点的同时,做到“由小点到大点、由点及面”逐步推广,将试点项目变成面上的普遍做法,抓好扩面深化工作,解决“好在点上、差在面上”的问题,构建“民生党建”的“同心圆”,实现从“盆景”到“风景”的目标。
3、优化组织设置模式,扩大党建覆盖。“民生党建”要结合“民生家园”建设推广,要进一步扩大民生服务的党建阵地,进一步整合运用基层党组织“一联三会五事工作制”、“五好”服务型镇(街道)创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等特色性、实效性的基础工作方法,不断强化基层党建服务内容。
4、健全长效惠民机制,确保规范运行。要通过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典型示范引领机制、健全稳定运行机制在满足民生需求、服务民生利益、促进社会发展上注重长效,形成科学规范的长效惠民机制。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