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10、海宁市

10、“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

2016年08月25日 09:16:18 浏览量: 来源: 作者:

  ■品牌亮点:“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

  ■案例概述:海宁市作为全国“红立方”志愿服务载体发源地,首推“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在创新“好人好事银行”、志愿服务“淘宝”店基础上,把志愿服务站点整合“压缩”进一个红色立方体“集装箱”,并以“红立方”为平台,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网络。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在嘉兴全市推广,多项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入选嘉兴市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案例,中国组织人事报、南方周末、浙江日报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原民政部副部长罗平飞给予高度肯定。

  ■报送单位:中共海宁市委组织部

海宁市公交候车亭“亭长制”党员志愿者检查记录故障情况。

海宁盐官度假区“红立方”为游客提供便民服务。

  ■案例详情:

  海宁市全国首推“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品牌

  海宁市作为全国“红立方”志愿服务载体发源地,首推“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在创新“好人好事银行”、志愿服务“淘宝”店基础上,把志愿服务站点整合“压缩”进一个红色立方体“集装箱”,并以“红立方”为平台,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网络。

  缘起“钱江潮”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走在海宁盐官度假区,一个外墙装修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党员志愿综合服务站出现在眼前,这就是“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驿站。“红立方”占地5个平方米,配备了休息坐椅、饮水机、纯净水、充电器等,窗台整齐放置着水瓶、药品、宣传册等物品,为群众及游客提供临时休憩等候、服务咨询、物品管理、指路导航、手机充电等服务,服务人员均由党团员志愿者组成。在2012年观潮节期间,“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站在盐官度假区首次“闪亮登场”,迈出了海宁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第一步。

  品牌“红立方”

  海宁市对红立方的功能定位、表现形式、具体内容和管理机制进行统一明确,并设计了红立方的LOGO,制定了固定(标准型)红立方建设的7项具体标准,“红立方”成为全市党员志愿服务的重要载体。

  一、多元化组建设置。采取单建、共建、延伸建等多样化组建方式,单建红立方由景区、园区、市场等主管部门以及公安、城管、交投等单位依托原有服务点、岗亭等组建;共建红立方由多个单位共同设立或一个单位建立多个单位共同运作;延伸红立方依托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网格民情点等资源,亮出红立方标识,拓展服务范围。根据服务对象和设置区域实际情况,分为固定红立方、移动红立方和虚拟红立方3种具体表现形式,在城市主要路口、农贸市场等建成一批固定式“红立方”;斜桥镇制作一批“红立方”流动帐篷,在集中开展志愿服务中发挥“移动红立方”功能;硖石街道进一步整合淘宝式志愿服务平台,打造“网上红立方”;盐官度假区还联合浙江腾讯开辟“掌上红立方”,提供“社会妈妈”困难儿童帮扶、“温馨夕阳”助老结对、“爱心教室”儿童晚学托管等近百种志愿服务“商品”。整合便民服务窗口、志愿服务平台、联系群众媒介、展示锻炼舞台,根据设立区域和表现形式不同,动态调整功能形式。如设在盐官度假区、皮革城市场等地的红立方志愿服务点,根据游客不同需求提供导游、导购等相应服务。

  二、需求化服务供给。推广焦点服务,结合当前“五水共治”、“无违建”创建等全省重点工作,围绕社会热点和群众关注焦点,开展巡查曝光、河道保洁等有针对性服务,共巡查河道1400多条,发现并处理问题900多个,参与人数达2500多人。推出特色服务,以固定红立方为主,根据红立方设置区域和实际条件,提供工商维权、就医引导、权证代办等20多种特色服务。创新个性服务,根据实际推出面向全市群众的关爱老人、小孩托管等8大类36项“圆梦”服务和助学帮困、心理疏导、纠纷调解等“微心愿”认领,鼓励引导公益性社会团体通过认领“红色义工”项目等方式参与红立方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认领服务项目5500多件,为群众圆“微心愿”近900个。

  三、项目化品牌管理。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五水共治”、“五气共治”等中心工作,以“红立方”优秀党员志愿服务项目评创为抓手,引导和鼓励各级基层党组织积极参与项目申报评选。2015年,全市39个基层党委共申报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项目236项,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5427次,全年参与党员志愿者达16万余人次、覆盖受益群众近22万人次。通过“组织推荐、党委互评、群众点赞”的方式,共对34个市级优秀党员志愿服务项目下拨项目补助资金10.2万元。市党员志愿服务中心带头承接“万张照片记录文明海宁”、“ 留下幸福一刻”(周王庙镇)、“ 功臣幸福家园”(硖石街道南苑社区)3个项目,投入项目资金6.5万元,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四、机制化全面保障。建立统筹机制,把党员、团员、机关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普通群众等志愿服务队伍资源,统一纳入红立方志愿者服务队伍,并积极开展志愿者招募工作,整合全社会志愿者队伍资源。建立常态机制,结合“好人好事银行”、机关干部“两地双服务”、25日党员志愿服务日、3月5日雷锋活动等品牌志愿服务,常年开展志愿活动。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运用好人好事银行积分激励办法,根据参与红立方志愿服务时长、内容等以一定形式折算成积分,统筹作为党员、预备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干部提拔任用、年度考核重要依据。目前,全市已建立好人好事银行镇级分行12个、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支行(储蓄所)411个,开户人数达69345人,达到全市人口数10%以上。全市10432名党员干部与3782户困难家庭和234个失独家庭开展“一对一、全覆盖”结对帮扶,近700名领导干部和4147名党员干部到居住地、成长地报到认岗服务,累计办理群众事项近3500余件次。

  红色“志愿城”

  在“红立方”党员志愿品牌服务的引领下,海宁市以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和方式为着力点,积极整合和调动社会力量,不断创新活动方式,丰富志愿服务的内力和形式,赋予党员志愿服务新的时代内涵,共同打造红色志愿潮城。一是积极探索网上志愿服务。2012年率先创办“潮乡馨园”志愿服务淘宝网络平台,2013年又开通了红立方志愿服务微信平台,引领志愿服务新潮流。如斜桥镇在每个村都开通公众微信号,通过微信定期发布志愿活动信息,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与此同时,积极推进“智慧党建”平台建设,并将党员参与志愿服务自动纳入先锋指数管理,形成了党员志愿者管理和志愿服务活动管理全程信息化。二是积极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加强市党群服务中心、市志愿者协会、96345社区服务中心、12316为农服务热线、80708890企业服务热线、海宁义工、星期六义务劳动联盟等不同地域行业党组织、群团组织、社会团体之间的联系协作,共享资源,形成合力。如斜桥镇建立96345先锋服务队,近19名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志愿者带头为居民群众提供便民服务,2015年全年服务次数达481次,满意率达100%;义工委在江南灯彩艺术街试点创建全国第一家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阵地——南关厢素食公益馆,依托志愿者力量,开展社会化志愿服务,引导党员志愿服务由“行政化”向“自主式”转变。三是举办志愿文化节。2015、2016连续两年在“三·五”学雷锋日,市委组织部、市文明办、团市委联合举办了海宁市首届志愿文化节,以“文化展示、平台搭建、项目实施”为基础,开展贯穿全年的15场主要活动和18项子活动,组织引导广大党员以志愿服务的实践形式,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等活动,展示全市党员志愿服务组织和党员志愿者良好的精神风貌,营造党员带全员、全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目前,海宁已在皮革城、车站、重要路段、景区、高铁站、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等人流量密集场所,整合建立固定红立方93个,移动红立方18个,虚拟型红立方16个,延伸型红立方114个,涉及全市95个单位、12个镇(街道)和224个村(社区),招幕志愿者8600多名,成立“红立方”特色品牌服务队41支,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700多次,服务人数10万多人。红立方志愿服务在嘉兴全市推广,多项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入选嘉兴市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案例,中国组织人事报、南方周末、浙江日报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我市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原民政部副部长罗平飞给予高度肯定。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