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文化旅游强县富民

展黄土风情 传红色记忆

2016年11月02日 16:10:56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丁雅诵 张丹华

wKhTlFezv2WER4U8AAAAACAZxcs426.jpg

  秋季的陕北,天高云淡。矗立在陕西省吴起县胜利广场的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纪念碑前,一条醒目的红色时间轴,从广场入口一直延伸到纪念碑脚下:“1934年10月10日,代号‘红安’纵队离开瑞金……”每一个刻度的背后都是一段峥嵘岁月。沿着台阶拾阶而上,时间定格在“1935年10月19日,吴起”。

  吴起有的是红色经典。中央红军于1935年10月18日至30日在这里战斗生活了13个日夜,先后3次召开政治局会议,为中央红军与西北苏区及全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中央红军到达前,这里曾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战斗的身影。

  吴起有的是黄土文化。陕北民歌、信天游,唱响了大江南北;剪纸、铁鞭舞、糜粘画、擀毡调,传承着千年技艺;荞麦香醋、沙棘茶、手工羊毛毯,地域特色鲜明。

  气势恢宏的城门楼、古色古香的仿宋建筑、随风飘扬的酒家旗子……吴起县的铁边城镇,走在了全县文化旅游的前列。2008年,这里启动了小城镇规划建设,计划投资3亿元,用12年的时间,打造文化旅游名镇。如今,以毛主席旧居为主的红色游、以大夏国遗址为主的历史游、以特色农产品采摘为主的乡土游已初具规模。

  在铁边城镇,一碗羊肉臊子剁荞面的故事几乎人人会说。1935年10月18日中午,3个穿着灰色旧军服、头戴灰色八角帽的军人来到了铁边城镇张湾子村张廷杰的家中。他们是打前站、做宣传的长征红军战士。下午,红军大部队从铁边城下来了,五六位“首长”也来到张家。天黑以后,一个高个子首长叫张廷杰过去,了解他家和周围群众的生活情况,问附近有没有土匪强盗恶霸,到吴起镇里还有多少路程等。这时候,张廷杰的媳妇侯孝俊给首长做了一碗羊肉臊子剁荞面。这位高个子首长吃后连声称好,说:“一年啦,长征路上还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饭!”后来张廷杰才知道,这个高个子首长就是毛泽东主席。

  主席的盛赞让羊肉臊子剁荞面出了名,也给铁边城的旅游打响了名头。对旅游资源的挖掘,更是老区人民脱贫奔向小康的一条捷径。“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将边远山区的农民移民搬迁到城镇,并通过发展农业种植养殖合作社,建成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努力让老百姓进得来、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铁边城镇党委书记宗虎说,“目前我们的产业园区入驻了208家个体户,能提供500多个工作岗位。”

  “近年来,到吴起参观游览的游客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今年全年游客数量有望达到10万人。”吴起县经济发展局局长贾治乾说,“吴起推进经济转型,开发旅游资源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吴起正在筹划一条展现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浓缩线路,打造一个全景式体验长征的红色旅游项目。”吴起县旅游局局长马广千说,“我们计划按照中央红军走过的线路来布点,做成体验式的项目。通过这条线路,游客既能直观感受长征的历程,也能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还能观赏沿途的风光。”

  文化旅游,强县富民。吴起正在这条新的长征路上稳步向前。

责任编辑:林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