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吴起:披荆斩棘再向前

2016年10月28日 13:25: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韩业庭 张哲浩

  吴起县旅游文化名镇铁边城。光明日报记者 周梦爽摄\光明图片

  “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1935年10月19日,在突破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起县)。从此,红军有了落脚点。一首《到吴起镇》唱出了红军“找到家”的喜悦。

  昨日的吴起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见证者,今天的吴起则是经济转型升级新长征的践行者。

  吴起因油而兴,已探明石油储量4.5亿吨,年产石油550万吨,是陕北石油产量最大的县。石油为吴起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该县县域综合实力曾连续10年蝉联“陕西十强”,连续3年跻身“全国百强”。

  成也石油,败也石油。以石油为主的第二产业占吴起县GDP的比重达80%以上,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吴起经济开始遭遇难题,地方财政收入出现断崖式下跌。“2014年吴起地方财政收入达到空前的36亿元,2015年下降到28亿元,而今年能达到15亿元就不错了。”吴起县经济发展局局长贾治乾说。

  面临发展困局,吴起毅然踏上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长征。

  吴起将发展旅游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由于跟长征的渊源,吴起的旅游业与长征紧密相连:以建设全国5A级体验式红色旅游目的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目标,吴起县正在规划建设长征精神博览园、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园、中央红军长征胜利落脚点标志园以及2.5公里长征微缩景观“三点一线”长征景区。在县城北部,作为2.5公里长征微缩景观起点的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和纪念碑已经落成,虽然一年8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稍显不足,但却标志着吴起在转型升级长征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除了挖掘红色资源,吴起的旅游业也做起了历史的文章。在吴起县西北30多公里处的铁边城是一座边陲古镇,因西夏公主赫连铁在该地屯兵驻守而得名,铁边城至今保存着女王坟、古城墙、点将台等遗址。近年来,铁边城以“千年小镇,铁边要塞”为定位,进行了古镇的规划重建工作。“3年后再来,你会完整地领略到这个边塞小镇的西夏风情。”吴起县铁边城镇党委书记宗虎说。

  为了打破“一油独大”的工业结构,近年来吴起坚持“稳油兴气发展新能源”的战略,着力培育后续替代产业,引进了一批新能源项目。2015年,国电龙源周湾一期50兆瓦风电项目建成投产,已发电7000万度,实现产能4000万元;在建的200兆瓦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进展顺利。在现代农业方面,铁边城、吴仓堡、庙沟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已经建成,香醋、小杂粮、沙棘等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培育形成了“吴起荞麦香醋”“吴起羊肉”“吴起小杂粮”“吴起沙棘红茶”等特色品牌。

  “翻过这一座座山,又过这一道道川,好一个英雄的吴起镇,顶天立地几千年……胜利山落脚,胜利山走,披荆斩棘再向前……”这首《又到吴起镇》,唱出了行走在新长征之路上的吴起人的乐观与豪迈、坚定与执着。有80年前的长征做底色和坐标,吴起人一定能够夺取80年后经济转型升级新长征的胜利。

  短评

  长征精神支撑转型升级

  在武器装备极其落后,自然条件极其恶劣,敌人围追堵截极其凶险的情况下,红军创造了世界军事史的奇迹,取得了长征的最终胜利。这一奇迹的问世,最重要的动因就是长征精神的力量。

  今天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其攻坚克难急需长征精神的支撑。吴起的实践已经表明,将长征精神贯穿于经济转型升级之中,定会走出一片新天地。

责任编辑:楼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