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的忠诚

2016年10月21日 15:44:3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胡玥

  李握如(1908-1995年),湖南省平江县人。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

  建国后,历任西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中共铁道部党组成员,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兼云南省监委常委,云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公安部顾问、公安部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一

  冬夜寒凉。暗淡山乡,破落的茅草房被晨雾一层一层地捆束着,像秋天时节堆弃在田里零散的稻草和薯秧,除了几只鸟雀掠过,偶或一只鸦站在屋顶发会呆,再无生气。山上的油茶树静默于雾气里,散发着阴冷的湿气,不远处的江中,雾锁江面,有鱼儿冷不丁深跃一下,水面翻起一片不大不小的涟漪,然后一切便再无声无息。遍布沼气雾霭的江面,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像一具冷凝止息了的睡蚕,横陈于荒野里,说不好什么时候醒来,什么时候,会有一种神秘的力量破茧而出。

  李握如从1921年13岁学手艺进入社会,结识了许多工友,有的工友影响了他的一生,邱训民就是其中的一个。那时邱训民常给他讲些革命道理和苏联的事情,在邱训民的影响下,李握如思想进步很大,参加了工会。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时,李握如在工会领导下参加了这一声势浩大的群众反帝运动。就在这次反帝斗争中,邱训民介绍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1934年10月1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及其直属队组成第一野战纵队,由叶剑英任司令员;将中共中央机关、政府机关和军委后勤部、卫生部、工青妇机关组成第二野战纵队,李维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发任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19日中央红军全部进入突围集结地域。

  10月19日,邓发带着保卫局的同志悄然来到了平江县,就住在平江县机关里。在长征途中,邓发负责侦破反动派的破坏活动,保卫中央机关和首长们的安全。后来李握如才知道这是长征的开始,但邓发当时没有告诉他。只是提出要李握如跟他一道走。

  李握如跟着邓发一起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邱训民则留在了江西中央苏区陈毅的部队中。李握如没有想到与领他走上革命道路的邱训民的这一别竟是这一生的永别……

  1934年12月,邱训民在江西赣江作战时英勇牺牲,年仅36岁。后来国产优秀影片《怒潮》中的主角邱金就是以邱训民为原型而创作的。

  临行前,邓发让李握如和金道生负责组织一个侦察队,任务是配合警卫部队,保卫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安全。这个侦察队共一百多人,一小部分跟打前站的人走,到驻地先行搜检中央领导同志准备住的房屋,提前排除各种潜在的危险,并做社会调查;另一部分人随中央机关行动,到宿营地后进行搜山及了解周围环境,协助特务队布置警戒线,调查第二天的行军路线和敌情社情,并找好第二天行军的向导。李握如在长征的日日夜夜里很少晚上睡过觉,因为跟着中央机关,要切实保卫中央机关、保卫中央首长的安全,责任重于天。

  1934年11月,长征队伍到达湖南文明市,李握如从侦察队调到军委保卫局(番号是红军工作部)李克农同志那里,任执行科科长。

  部队到达贵州黎平,李握如又从军委保卫局调到军委先遣工作队当侦察队队长。侦察队的任务是搞社会调查和搜集军用物资,主要是搞煤油供电台使用。从黎平到遵义,他一路上都坚持做社会调查。在黄平的一个伪区长家里挖出不少枪支。到贵州岬栋的时候,他们搞了不少物资。

  到遵义时,李握如又被调到国家政治保卫局,任地方工作组组长,任务是准备在解放了的地区建立地方政权的保卫机关。

  二

  1935年5月,红五军团最后渡过金沙江,途经会理、德昌、西昌到达泸沽以后,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是渡过大渡河,继续北上同四方面军会合。从泸沽到大渡河有两条路,一条是经越嶲(在四川省,现称为越西)通过大树堡;另一条是经冤宁,通过大凉山。李握如随五军团走的是后一条路。大凉山是彝族人民居住的地方。

  李握如在进入彝族区的第二天不幸患了伤寒病。经常高烧,有时不省人事。部队都过完了,侦察队长刘护平同志见他病成这个样子,便从搞收容的侦察员中选了几个同志照顾他,把打土豪搞来的几匹四川小马给他骑上。这些小马每匹只能骑几个小时,就卧倒了,必须另换一匹。当他赶到泸定桥时,部队已经全部过桥了,只剩下少数担负炸桥的部队。幸好他赶到了,如果再晚一小时,把桥炸了,后有追兵,又生重病,真不堪设想。

  过泸定桥后,李握如他们走了一段阴森的原始森林。森林大极了,密密麻麻,在树林中看不到天。路很难走,一层一层腐烂的树叶遍布脚下,晚上又下大雨,这时,他的病更重了。同志们把他送到军委卫生部的直属医院。卫生部的政委朱良才同志见他病得这么厉害,医院的骡马又全丢了,他们商量准备把他“寄放”在老百姓家里。他听说后坚决不同意,誓死绝不离开部队,李握如最朴素的想法是,自从参加革命那天起,他就没怕任何困难,难道这点病还能扯住他的后腿使他脱离部队吗?他的信念是,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跟着部队走。所以他对朱良才说,我绝不离开部队,就是死也要死在部队中。就在这为难的时候,医院的特派员梁广生同志非常同情他,便把自己的骡子给他骑。广生同志只有一条腿,不能多走路,李握如难为情地说,你把骡子给我骑,你怎么办?广生说自己是医院的干部,不能看着自己的病号受苦,他还说,我虽然残废,但拄着拐杖走一两天还是可以的。他一边说一边就把李握如扶上骡子,李握如满含着感激的泪水,望着梁广生在警卫员的搀扶下,一步一步地拄着双拐向北移动。这种同志间的深厚的阶级感情真使他永生难忘怀。

  1935年8月,他们到了毛儿盖,住在查理沟,准备过草地继续北上。

  过草地是很艰苦的,特别是过水草地,有的水呈酱油色,面上一层油,散发出腐臭的气味,有毒素,小腿要用破布包上,每天到宿营地洗脚时,小腿裂了一条条的口子,流出鲜红的血液,异常的疼痛。草地的气候变化多端,白天大晴,晚上下大雨,又没有防雨工具,只好把被单系在灌木枝上,下面泡在水里,大家虽然受到自然界折磨,但精神是很旺盛的。水草地底下是一层草茎和腐草结成的泥潭,踩到上面软绵绵的,用力过猛就会陷下去,拔不出来,不少同志就长眠在烂泥潭中。

  过草地足足走了一个星期,好不容易快过完的时候,他们又遭到藏族骑兵的突然袭击,在最体力不支时还打了两场遭遇战……

  三

  1935年9月,李握如他们经过了爬雪山,过草地来到了岷山脚下,突破腊子口,顺江北上,就可以与陕北红军会师了。

  这段路很不好走,特别是在岷江岸边很高的石壁小路骑马行走异常危险,过独木桥骑马就更危险了,李握如在此前还患上了“回归热”,此病令他两腿发直一直行动不便,稍动一下就像扎心似的痛。他只好将身子像麻包一样搭在马背上让马驮他过独木桥。

  过了六盘山回民区,到环县河连湾路旁,再次遇到邓发同志,他对李握如讲,现在情况很紧急,堵截我们的敌军已过庆阳,离这里不到一百里路,金道松同志昨晚在离这里五六里的宿营地患了重病,不能行动,一个人丢在那里,你马上带几个人把他抢救出来送给我……

  李握如带着几个人很快赶到河连湾以南的一个窑洞里找到金道松同志。他因几天高烧已不省人事,他们便轮流把他背到河连湾交给邓发同志。李握如继续北上赶部队。

  在吴起镇,头天晚上宿营后,陈其涵、宋任穷同志把李握如找去交待说,追击我们的敌人马鸿滨四个骑兵团和毛炳文的步兵团,离我们很近,你在明天行军中要加强收容工作,提高警惕,防止敌人袭击,你和罗贵波同志一起负责这项工作。第二天,李握如他们带了干部营的一个排,到离吴起镇二十多里的一个叫小坝子的地方,后面赶上来的侦察部队告诉他们说,敌人马上就追上来了。果然,他们刚把伤病员疏散到各个山沟里,就发现敌人的骑兵已到坝子的西面入口处。他们的干部营和军委警卫营在正前方一公里的地方布置了阵地,作好战斗准备。李握如告诉罗贵波同志说,你骑骡子先赶部队去,我们上右侧的山掩护你。走到半山腰,李握如他们为了吸引敌人的视线向敌人打了几排枪,敌人下了马,拉着马尾上山来追击他们,他们边还击边撤退,巧妙引开了敌人。

  天将晚时,他们连续向东南方向翻过了三道川。大半夜里,才找到老百姓家吃上一顿饭。问老百姓到吴起镇还有多远,回答还有三十多里。他们找了向导送他们到吴起镇,这时已是10月20日凌晨三四点钟了。李握如向陈其涵、宋任穷报告他们回队的情况,陈、宋叫他们好好休息,并告诉他们说,长征经过整整一年,已经胜利到达目的地了。主力部队就要反击敌人了。

  拂晓时分,主力部队出击了。在吴起镇西面杀了个回马枪,把马鸿滨的骑兵基本歼灭了。这是长征期间,运输大队长蒋介石运送给红军主力部队的最后一批礼品,中央红军经过了一年紧张战斗,胜利地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主力部队同陕北红军25、26、27军会合后,就攻打直罗镇。干部营随中央机关经保安进驻瓦窑堡后,干部营和原陕北红军学校合并为中央军委红校。李握如任红军学校特派员。

  党中央毛主席、周副主席到瓦窑堡后,发现刘志丹等许多同志被捕,便指示西北保卫局局长王首道同志查清这一问题。王首道同志派李握如到25军找保卫局局长戴季英,了解刘志丹等同志被捕情况。经过了解,证明被捕的这些同志都是好同志。特别是刘志丹等同志,对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创建陕北红军是有很大功绩的。李握如在调查时发现,审理刘志丹等同志的过程中有严重的逼供信,证明是一桩严重的冤假错案,是“左”倾路线的流毒所致。

  李握如把情况了解清楚后,向王首道同志作了汇报。王向中央汇报后,中央很快做出给刘志丹等同志平反的决定。在瓦窑堡一个小礼堂召开的会上,周恩来副主席当面宣布给他们平反,恢复名誉。从此,革命形势如火如荼。

责任编辑:楼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