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文物活起来,长征精神传下去

2016年10月22日 16:11:4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郑海鸥

1476896938031_1.jpg

图①:将台堡革命旧址。 孙 湄摄
图②:观众在红军会宁会师纪念馆兴致勃勃地参观。  本报记者 郑海鸥摄
图③:宁夏西吉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内收藏的红军曾使用过的马灯。 成浩摄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岁月流逝,但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长征文物,却无声地讲述着那段光辉岁月的艰苦卓绝。日前,记者随国家文物局组织的长征文物保护调研组,赴湖南、四川、甘肃、宁夏等地,系统考察了长征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情况——

  保护为主,政府与公众形成保护合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在湖南桑植县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和贺龙纪念馆、四川泸定县泸定桥和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甘肃会宁县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宁夏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等等长征文物保护、收藏单位,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视频,穿越历史、贯通古今,生动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征程,感人肺腑、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长征沿线的大批革命旧址,既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也是广大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更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宝贵实物见证,对其进行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国家文物局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涉及红军长征史迹的不可移动文物有2100余处,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宁夏、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区市,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35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1000余处。

  “近年来,我们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全县绩效考核,以切实做到文物保护有人管事、有章可循,县政府还出台了《桑植县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公布了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桑植县文物局局长谭晓菊介绍,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坚持定期开展文物安全检查,每季度对田野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巡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我们还会同规划部门编制了县级文保单位和控保建筑名录、县级文保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图录,绘制了桑植文物建筑分布图,建立了完整的记录档案。”

  与湖南桑植县一样,长征沿线各地通过出台文件、加大投入、部门联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肃文物执法等,推动文物保护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十二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将红军长征文物纳入相关专项保护规划,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中央财政共计投入约6.8亿元。

  如果没有广大群众的支持,仅靠政府部门,文物保护工作也将缺乏持续性和生命力。

  建立网上博物馆,将文物的收藏、陈列、研究、教育、娱乐等功能在互联网上充分展现,吸引观众参与保护;开展各类活动,发动群众寻找文物,发现文物的价值;在节庆和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普及文物保护知识……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说,“文物保护应该聚合文物保护部门和社会的合力,所以加大力度普及文物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十分重要。”

责任编辑:林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