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神奇石耳山步步穿云 访最美古村落处处入画
登神奇石耳山步步穿云 访最美古村落处处入画
2016年12月29日 11:06:00 浏览量: 来源:兰溪新闻网 作者:
从开化县苏庄镇横中村出发,穿越神奇的石耳山,到婺源寻找中国最美乡村。
浙江省开化县打造钱江源国家公园,境内有国家5A级景区--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有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和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省婺源县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是古徽州文化发源地。在开化县苏庄镇与婺源县江湾镇交界处,有一座神山——石耳山,因山上险峰悬崖上到处长有石耳而得名,海拔1260米,面积12平方公里。
石耳山
石耳山,南面是苏庄镇横中村、古田村,北面是江西婺源县江湾镇晓墉村、大潋村。自古以来,石耳山就是浙赣两省边民互相往来的交通要道,两地互通有无、通婚通俗,风俗文化交流不断。从古田村洪源自然村到大潋村有石板铺就的洪源岭驿道,整座山山路四通八达,因维护一直很好,现在还在使用。
石耳山在开化的部分已经被列入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是一个科考胜地。在婺源人民的心中,石耳山是一个特别的地方。据《婺源县志》记载:石耳山山南有逼霄峰、连云磴、栖霞洞、积雪岩、飞升台、占年树、蟠带石、卧龙岩八景。山北有传声谷、列星屏、碧罗冈、青莲桥、宾日亭、轰雷峡、珠帘岛、天海涛八景。相传古时黄道仙、叶依仙、赵真仙均在此修道升天。石耳山被婺源人称为“神山”。
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石耳山古道已经渐渐失去了它原来交通要道的历史地位。直到近十年来,那些背包客们的涉足,石耳山又重现在世人眼前,在驴友中口口相传,成为一条开化最成熟的徒步线路和露营基地。穿越石耳山,更被评为华东地区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
石耳山徒步线路
为此,我们制定了一条穿越线路:开化县苏庄镇横中村→穿越石耳山→婺源县江湾镇晓鳙村→篁岭景区梯田→江湾镇大潋村→苏庄镇古田村洪源自然村,揭秘石耳山的神奇之处。
石耳山日渐热闹的户外运动“神山”
对于石耳山的宣传报道,开化县新闻中心“蓄谋已久”,甚至对这条古道情有独钟。早在2008年,摄影记者余问清第一次登上石耳山顶峰,至今,他徒步探秘或因拍摄需要,结伴登山超过12次。石耳山山路四通八达,古田村龙上、宋坑、洪源、横中村龙潭口以及晓鳙村、大潋村、大鳙岭头都有上山的口子,8年来,余问清因不同的徒步主题,通过不同的起点,走不同的路线,到达不同的终点,在不同的季节里,用照片记录了古道沿途美丽的自然风景。他也从一个菜鸟升级为资深驴友。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2014年10月8日,因为那天我们在石耳山上拍到了非常壮观的月全食、‘红月亮’。”余问清对那段经历印象深刻。
“之前听说当天会有月全食、‘红月亮’出现,我们就在考虑去哪拍摄这张新闻图片,突然石耳山就从脑子里跳了出来。”多年的摄影记者经历,让余问清对开化的地形了若指掌,“石耳山处于开化西部,四周没有高山阻挡,云层影响小、视野非常开阔。而且那里环境质量优,能见度高,是拍摄月食的绝佳之地。”
下午2点多钟从横中村龙潭口出发,2个多小时后到达山顶,刚巧赶上日落,迅速摆好机位,拍摄了令人震撼的日落场景,紧接着月全食、“红月亮”大片马上上演。
夜间山顶气温从山脚下的20多摄氏度骤降到个位数,而且最佳的摄影角度在风口上。“晚上站在一千多米的高山上拍照,冷风呼啸,尽管我们穿上了厚厚的防风衣、羽绒服,还是被冻得瑟瑟发抖。”余问清守着相机从5点35分一直到9点03分,拍摄完月全食的全过程,大呼过瘾,“那天因为云层比较厚,全国很多摄影爱好者都没有拍摄到月全食,这种4年一见的天文奇观被我们拍到,很兴奋、很满足。”
2014年10月8日,在石耳山顶拍摄的月全食、“红月亮”(合成)
那一次的月全食、“红月亮”报道,有很多媒体都直接转载了他们从石耳山拍摄的壮观景象。
结束拍摄,他们来到石耳山顶的龙泉庵宿营。
石耳山是佛教名山,山顶和山腰,分别有龙泉庵和栖霞禅林寺。这两座寺庙,一座在开化境内,一座在江西婺源境内,常年香客不断。
山顶的龙泉庵坐落于开化境内,建于公元1112年(宋徽宗年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庵前较为平坦,周边还有一圈防火石头墙,是驴友露营的好地方。能见度好的时候,站在庵前向西可见鄱阳湖、南面可见三清山。
守庵的是长凤阿姨,她还兼着护林员的职责,养了一只猫和几只鸡。长凤阿姨非常热情好客,几乎每个爬到山顶的人都尝过她用山茶油烧的那一锅香气逼人的素面。
她说,这几年来石耳山的驴友和香客越来越多了,在庵前露营的也很多,石耳山不再像从前那般孤寂。不少上山的驴友也会给她带些面条、大米、蔬菜等物资。
古人游石耳山有诗赞云:“石耳连纵势插天,徐行步步踏云烟。扪萝直上高峰顶,千里湖山聚目前。”历代名人在美丽而神奇的石耳山留下了千古故事。宋代朱熹,在淳熙年回乡省亲时,禁不住晓鳙村学生曹子晋的“诱导”,步步穿云到石耳山一游,还欣然为曹氏宗谱作序。山上有座“蟠带石”,外传是明代吏部、兵部尚书汪鋐上朝时佩的玉带,这是他为天子到石耳山求嗣,留给山上龙泉庵的信物。但汪天官真正的玉带,当前珍藏在婺源博物馆。
石耳山古道
除了独特的摄影条件外,石耳山更让余问清推崇的还有:上石耳山道路条件较好,但重装走完全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给驴友们不错的户外体验,尤其是到了山顶,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让人心情都瞬间舒畅;山顶龙泉庵作为补给中转站,提供物质及心理上的慰藉;石耳山的传说故事,让我们在观赏自然景观之外体会到人文情怀,与“仙”会友,与“佛”对禅;石耳山特殊的地形地貌、山上分布的动植物种类丰富,具有科考价值,能丰富课外知识;最重要的是,石耳山串起了开化和婺源的四个村庄,南面是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面是中国最美乡村,穿越神奇的石耳山,一路领略徽州文化风采,实在是大赞!
2011年3月的一次穿越石耳山到露营晓鳙村的经历也让余问清至今难忘:
“那是我第一次负重爬石耳山,穿越到婺源拍摄油菜花。”下午4点多到了石耳山脚晓鳙村,我们找了一块空旷的草坪塔起帐篷,“那时刚好农民地里收工回家,大家经过都停下脚步围观我们。”住在旁边的老农听说大家是从开化穿越石耳山过去的,心情激动,连称,“开化人和婺源人都是亲戚,往来交流很多。我也常走这条路到开化,今天你们既然来了婺源,就是缘分。”说话间就邀请大家到自己家杀鸡炖肉,好好招待一番。
责任编辑:朱丽娜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2-26纪录片《本草中国》:向世界展现中医药...
- 2016-12-09寻找西藏最美星空
- 2016-12-07《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版:文物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