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姚日清:旅游兴村展新颜

2016年11月18日 10:33:44 浏览量: 来源:中国台州网 作者:陈志委 徐平

  姚日清(左一)在现场监督村办公楼建设 

  【人物名片】姚日清,天台县平桥镇茅垟村党支部书记。1999年当选以来,他兴村富民,先后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千名好支书。所在村先后获得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省森林村庄等荣誉。

  在天台县旅游精品线——“始丰溯源”旅游带上,有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村庄,近年来声名鹊起,变化似乎就在一夜间发生。这个村庄叫茅垟村,临近该县母亲河始丰溪,早年常遭水淹,如今溪流成了村庄的自然景观。

  正是丹桂飘香的日子,走进村里,眼前的“花园别墅”整齐干净,“爱情湖”诗情画意,“休闲长廊”爬满紫藤,令人赏心悦目。为这“花样”村庄书写浓重一笔的,就是村民口中的“姚书记”——姚日清。

  下定的决心,矢志不移——

  “农房改造机遇难逢,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改善村民的住房条件一直是姚日清的牵挂。2009年,机会来了,他抓住农房改造这一契机,成功将茅垟村申报为全县第一批农房改造实施村。

  农房改造需拆除几百间的老旧房屋,这个工作量无异于千斤重担。最难的是政策处理,在村内中心街建设过程中,有个村民在同意与反悔间反反复复。如果问题不及时突破,工程进度就会受影响。姚日清无路可退,他连续三天跟对方协商,直到对方签订了搬迁协议。

  期间,姚日清的妻子患重病亟需去外地动手术,出于大局考虑,他只好求助亲朋好友代为照料。妻子住院时,他也没办法照顾到,只匆匆去见了一面。得知情况后,村民们被深深打动了。

  拆除只是一方面,眼界开阔的姚日清看到,随着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村里在改造农房的同时,还要考虑今后村民通过旅游发展致富的现实问题。不久,与农房改造配套的污水处理站建设、村内排污管网改造等项目也同步展开。村民们都很担心身材瘦弱的姚日清能否撑得起这个重担。

  这几年,该村除了农房改造持续推进外,在建的项目一个接一个。为了村庄建设和发展,姚日清将外面的生意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将精力全部投入到村里。村庄在一天天美起来,姚日清却一天天瘦下去。他不以为然地说:“也就轻了20来斤,没关系。”

  认定的目标,全力以赴——

  “只有发展生态旅游,才能实现美好梦想”

  在全域旅游、全民旅游的时代,旅游经济是一块“大蛋糕”,如何从中分得一杯羹,姚日清为此花了不少精力。他在农房改造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做足土地、农业、旅游三篇文章,然后主动与县、镇对接,发展乡村旅游,招招见到实惠。

  该村外出人口多,不少土地闲置。姚日清带领村“两委”成员将闲置土地统一流转给投资者搞生态项目,先后流转近800亩土地。如此一来,在家村民的就业解决了,而村集体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年初,平桥镇举办“田园花海节”。姚日清认为茅垟村村容村貌过硬,而村里又有七八百亩的果园,便主动请缨,说服镇党委、政府设立分会场。

  不少周边村干部知晓此事后打趣道:“看你们这个小小的村,估计也只能自娱自乐了。”姚日清并未因此泄气。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部署,村里建成了“爱情湖”和“浪漫长廊”。花海节当天,数对情侣在“爱情湖”竹排上对歌戏水,引来上万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盛夏,他主动要求承办“水果西游记”,节目丰富,创意无限,茅垟村的活力与风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村庄人气高涨,姚日清又想着补上食宿的短板,他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民宿项目。村民姚财宝原本一直在外地做装修行业,年收入3万元左右,回来后他办起了农家乐,照目前的经营情况,预计年收入超10万元。

  “环境好了,游客多了,就不愁没有收入。我们现在正全力以赴发展乡村旅游,提高田园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姚日清对茅垟村的未来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朱丽娜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