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聚焦蔚蓝色:中国领跑全球邮轮旅游市场

2016年11月15日 15:19:03 浏览量: 来源:新华网 作者:钱春弦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日前在内地与港澳邮轮旅游合作发展大会上说,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新兴邮轮旅游市场,国家旅游局正在牵头编制《全国邮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提出“五群一带”邮轮旅游发展总体格局。

  李世宏说,当前中国大众对海洋休闲和度假旅游等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邮轮旅游出行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5年,邮轮旅客出入境248万人次,同比增长44%;其中以中国游客为主的母港航次出入境222万人次,同比增长50%,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新兴邮轮旅游市场。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邮轮旅游的发展。目前国家旅游局正在牵头编制《全国邮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初步提出了“五群一带”的邮轮旅游发展总体格局,以粤港澳为重点和辐射中心的珠三角邮轮旅游港口群就是其中之一。

  深圳市市长许勤表示,此次太子湾邮轮母港开港运营、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正式揭牌,标志着深圳邮轮经济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这对于拓展邮轮旅游发展新的空间,加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的旅游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圳将积极推动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和实验区的建设,着力完善邮轮旅游政策体系和配套环境,推动粤港澳邮轮旅游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在过去20年间,全球邮轮旅客数量保持稳定增长,复合增长率7%左右。近年来,中国邮轮旅游规模迅速增长,年增长速度平均达到30%以上,成为全球邮轮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旅游集团副总经理傅卓洋说,邮轮旅游海陆互动,集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于一体,产业链条长,增值空间大,业态复合程度高,体验休闲价值强,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最大规模的邮轮市场,仅深圳出入境邮轮旅游预计可达150万人次,邮轮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此前在上海举行的亚太邮轮大会上,上海市副市长赵雯说,从2006年第一艘国际邮轮启航,到2015年上海靠泊邮轮344艘次、游客总量164.5万人次。未来,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服务完善、邮轮总部集聚,工作、生活、生态功能完善。上海将打造亚太区域国际邮轮枢纽港、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枢纽城市。

  作为亚洲邮轮市场的主力军,中国游客对邮轮这种旅游新形式的关注度空前高涨,而中国特色的市场需求对供给侧提出了新要求。悉尼港务首任主席泰德认为,每一年中国都有非常多的新增游客加入邮轮旅游,中国客源更倾向于短途邮轮旅行,也比较喜欢从中国自己的母港出发。MSC地中海邮轮大中华区总裁黄瑞玲也认为,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庞大的13亿人口对于邮轮产品需求日趋多样化,在运营过程中已接触到不少对差异化服务的需求,这将在未来成为邮轮服务内容考量的重要因素。

  歌诗达邮轮集团亚洲总裁莫兴萃说,邮轮在中国仍然是一种新兴的旅行方式,行业的增长除了邮轮公司的努力,还必须要有旅行社、行业协会和政府等多方的支持。

  公主邮轮国际运营执行副总裁安东尼·考夫曼认为,中国邮轮母港的发展布局,目前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母港的选择与其本身所能辐射的人口、消费力及市场渗透率相关,发展也与当地政府、港口和旅游贸易伙伴的支持密不可分。上海宝山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将继续成为中国的母港主力。“与此同时,一批新兴的港口如天津、厦门、三亚和深圳也正在扩张,相信中国邮轮市场的多母港布局在未来3年内也将初具雏形。”

  2016年,邮轮巨头抢滩中国市场,加速中国邮轮运力布局。预计全年邮轮市场增长速度不低于40%,母港邮轮更是达到历史最高位的18艘。邮轮旅游产品中西合璧,特色明显。皇家加勒比“海洋赞礼号”首航之际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公主邮轮“蓝宝石公主号”推出海上音乐之旅;天海邮轮公司2016年把《中国好声音》带上邮轮。这表明“邮轮+”是邮轮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方向。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邮轮产业也逐步转向主动创造需求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央企相继投入邮轮产业。继中船集团、中投公司和上海市宝山区等宣布邮轮产业六方合作后,今年4月中国交建、中国港中旅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宣布将打造邮轮产业的民族品牌。

  据悉,今年5月,国家旅游局批准在蛇口太子湾、青岛分别设立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李世宏表示,邮轮旅游实验区为我国邮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深化改革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关于发展装备制造业、促进旅游投资与消费、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壮大海洋经济等一系列国家战略,都为邮轮旅游发展提供了时代动力。

责任编辑:朱丽娜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