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平坎坷成大道——小金县旅游产业发展建设巡礼
踏平坎坷成大道——小金县旅游产业发展建设巡礼
2016年11月10日 17:05:50 浏览量: 来源:中国西藏网 作者:李庆峰 毛宗旭
省级非遗表演马尔锅庄备受摄影师青睐
新闻背景:
近几年是小金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发展受到巨大限制的几年。交通瓶颈是制约小金旅游大发展的最大因素。“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小金东出成都的重要通道映秀至卧龙段刚刚修复又被洪水泥石流冲毁,不得不重新改道另建。随后的芦山地震,又使毗邻的小金交通再次遭受重创,加之夹金山公路的改造,这条进出小金的通道再次受阻。甘孜州泸定经丹巴至小金的公路因多处电站施工实施交通管制,时通时阻,去年才畅通。在交通受阻这几年,小金县委、县政府和四姑娘山管理局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工作部暑,按照打造“全域全时多元景区”发展思路,继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5年来仍然接待游客312万人次,较“十一五”末增长252%,实现旅游总收入27.1亿元,旅游经济稳步增长。今年1-9月全县接待海内外游客71.36万人次,同比增长9.69%,实现旅游总收入6.04亿元,同比增长5.08%。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小金县共接待游客91301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7395.3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0.14%、19.78%,均创历次“十一”黄金周最高水平。
近日,笔者从映秀方向进入小金,旅游公路已初步建成,平整的路面,灯光闪亮的隧洞,巴朗山隧道的通车,免去了翻山之累,大大减少了冬季冰雪的影响,从成都到四姑娘山只需用两个多小时,这一切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小金已成为成渝大都市圈的后花园。
毗邻猛固桥的老营乡老营村一组,村民杨茂冬正在路边卖葡萄、苹果和干野菌,他告诉我们:“这几年虽然路不好走,但是来的游客还是不少,旅游发展让我们的农副产品很受欢迎,摆在家门口就可以卖钱。现在路通后,相信来的人更多了,我们的农副产品更好卖。”
独特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小金县委、县政府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历史和红色文化、浓郁的民俗文化、神奇的宗教文化等优势资源,按照“旅游强省”和“旅游强州”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特种旅游基地、户外运动天堂”目标,抢抓机遇苦练内功,着力打造旅游经济“升级版”,推动旅游业成为小金发展的主导产业。
小金境内拥有四姑娘山、夹金山、两河口、沃日官寨、抚边区、美兴区等八大旅游板块。四姑娘山景区由四姑娘山、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四部分组成,幅员面积450平方公里,属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倍受世人关注,距成都220公里,是中国境内距离大都市最近的雪山型景区,是省政府向全球推荐的四条精品旅游线路主景区之一,素有“东方圣山”之美誉。
两河口会议会址,当年红军在此召开仅次于遵义会议的政治局会议。景区由玛嘉沟、霸王沟、虹桥沟和两河口政治局会议会址“三沟一址”组成,景区面积480平方公里,2004年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沃日官寨为嘉绒藏区末代土司府所在地,是嘉绒藏区“邛笼”建筑的典范之一。抚边区、美兴区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特色鲜明,自成风景,引人入胜。
小金县内还有以四姑娘山汉代古墓、乾隆两度用兵征战大小金川古遗址、宣统三年的反清保路运动遗址、土司文化遗址、万人坟碑刻、八阵图等为代表的历史古迹,内容丰富,积淀深厚,源远流长。有以夹金山、巴朗山、虹桥山、梦笔山和达维会师桥、猛固桥、马鞍桥、三关桥及两河口会议会址,懋功同乐会址、达维喇嘛寺、四方戏台子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
精良的旅游线路
精品旅游线路“四姑娘山”世界自然遗产观光之旅游线、“东方圣山”户外天堂国际精品之旅游线、“红色小金”中国红军长征文化体验精品之旅游线、“嘉绒藏乡”嘉绒藏民俗风情体验精品之旅游线等,将主要景区景点四姑娘山、日隆民居、夹金山、达维会师桥、猛固桥、沃日土司官寨、懋功同乐会址、两河口等分类串联成线,景点布局合理,富有鲜明的人文生态特色。同时,这些精品线路也是连接宝兴、丹巴、马尔康、汶川等周边县旅游景点的纽带,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吸引力。
两河会议会址
苦练内功强基础
利用交通瓶颈游人相对较少的现状,小金县不等不靠,注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迎接旅游二次腾飞。小金县按照全州全域全时多元景区的发展思路,实施《生态旅游升级发展战略规划》,确立打造“中国最大的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和“进藏旅游门户”的发展目标,抢抓旅游二次创业、灾后重建等机遇,旅游全域发展进程加快推进。在旅游服务逐步优化的条件下,实现了旅游经济指标的稳步增长。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围绕“一心”即旅游服务与集散中心,建设美兴镇旅游核心枢纽,完成了喇嘛寺新城区、石灰窑城区建设,投入1.2亿元改造县城新城区城市道路,完成美兴镇三关桥村、营盘村城中村整体打造,投入1.9亿元的县城过境公路,并于6月底全面完成交付使用。投入灾后重建资金480万元完成全县景区标识标牌建设和焦子坪景观打造,完成会师广场改造、焦子坪城区规划建设等工作,拓展县城城市规模,提升形象。
围绕“一轴”即小金县旅游产业驱动轴,以四姑娘山景区为核心,投入6500万元完成双桥沟山门、长坪沟山门、四姑娘山游人中心等建设,建成景区栈道30余公里、观景亭19处、保护站3座、新型环保厕所11座,景区供水、电力、通讯等设施不断完善。提升四姑娘山集镇形象,规划四姑娘山市政及基础设施项目26项,完成四姑娘山镇旅游基础设施、投资3500万元污水处理厂等4个政府投资项目,加紧向上对接和对外招商项目。投资1500万元完成了沃日土司官寨维修,投资180万元完成了天主教堂的维修加固,完成达维会师桥的维修,对猛固桥景点进行了打造,对三关桥和猛固桥及马安桥进行了维护。
围绕“两板块”即小金北部和南部两大旅游发展板块,加强两河口旅游区建设。在江西省的援建下,投资4500万元完成了两河口会议遗址的维修改造,投入565万元完成玛嘉沟游人栈道、旅游厕所等建设,投资193万元改造两河口会议会址广场,2014年7月,引进四川省西南锦程旅游公司开发两河口虹桥沟红色生态游及户外越野基地项目,计划投资3.2亿元;加快南部旅游板块发展,投入8600万元建成51.66公里的美汗路,重点发展以户外旅游、汗牛歌舞、生态观光为主的汗牛区旅游发展格局。
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提升旅游服务业态水平,建成旅游示范乡镇5个、旅游示范村9个、特色魅力乡镇12个、精品旅游村寨6个,投入政府财政性资金17048万元用于旅游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发展评定星级农(牧)家乐和乡村酒店19家,加快推进沃日木兰官寨旅游新村、四姑娘山长坪旅游文化新村等项目,民居旅游接待户达144家、床位3179张,可同时提供3000余人就餐,从业人员1000余人。
主动融入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规划环红原机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条,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巴朗山隧道于今年国庆黄金周建成通车,卓小路改造、理小路、金抚路等交通建设项目正在抓紧对接争取之中。
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引领,完成《小金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生态旅游升级版发展战略规划》、县城及四姑娘山《总规》、《控规》和《详规》以及两河口镇相关规划,完成了《小金县山地户外运动概念性规划》编制,提出了户外走廊等发展构想,邀请专业人才规划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具体细节,为旅游全域发展、旅游二次创业提供科学遵循,着力构建“一心、一轴、两板块”生态型全域旅游格局。编写《乡村旅游服务指南》,从服务礼仪等6个方面规范,组织撰写小金各景区景点《解说词》。
在宾馆饭店、涉旅企业举办服务培训,培训人员近6000余人次。旅游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及社会公德教育,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杜绝各种破坏、污染旅游资源环境的现象。
转型升级为动力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强文物古迹、革命遗址等恢复重建和开发保护,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沃日土司文化景观节点提升、土司经楼维修。弘扬以四山、四桥、四遗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两河口会议会址、达维会师桥、懋功同乐会址、猛固桥、三关桥等遗址全面修缮并对外开放,建成红军翻越夹金山主题雕塑。挖掘民俗文化,依托四姑娘山世界自然遗产和夹金山、两河口红色文化等特色旅游,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内涵,完成1套小金锅庄编排、1套小金风情光碟出版,提升长坪、两河等6个精品旅游村寨,促进文旅结合、相融互动。搜集、整理名人轶事和民间故事及传说,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对外开放小金县抗震救灾·恢复重建陈列室、“今日小金”展厅、“三基地一窗口”等。
促进农旅结合发展。完成《沃日河流域生态观光农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发展生态、特色观光农业,拟建酿酒葡萄生态观光园4070亩,优质特色水果生态观光园6354亩,玫瑰观光采摘园950亩,生态蔬菜1700亩,道地中药材100亩,粮食作物2780亩,形成旅游发展和农产升级、农民增收的融合发展。
沃日官寨新貌
提升形象为牵引
彰显多元文化魅力,提升旅游对外形象。狠抓旅游宣传促销,精心组织制作了《魅力小金》《玩转小金》等旅游宣传画册,拍摄制作了《圣山四姑娘,魅力小金县》宣传光碟,出版发行了《喔呀呀·小金我的家》音乐光碟和建州60周年《大地阶梯》《小金锅庄》文化光碟。在中国旅游网、四川旅游政务网、新华社阿坝分频道、小金视窗等门户网站开辟小金旅游宣传窗口,在映小、卓小、小丹、小宝等交通要道设置小金旅游形象广告牌,提升旅游对外知名度。
围绕打造“中国最大的山地户外运动基地”的战略目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促进旅游营销,成功申报省户外运动基地,加紧申报国家级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参加成渝两地阿坝州灾后旅游专题推介活动、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西博会等旅游促销活动。2015年4月,在成都举办的四姑娘山景区及集镇项目推介会上,与容中尔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万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及中民聚信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签订了四姑娘山镇演艺中心、四姑娘山万隆旅游开发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9.7亿元。去年小金县共接待游客7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73亿元。
打造小金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绿色徒步穿越走廊”,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长征第一大雪山——夹金山”山地越野挑战赛,吸引来自新疆、西藏、重庆等全国多地专业组参赛,实现户外体验与弘扬红色文化结合,提升了小金红色旅游影响力、美誉度,凝聚了全县上下团结向上和苦干实干的强大正能量。力争通过5年时间,将该挑战赛打造成全国知名户外运动赛事。
未来5年,小金县委、县政府将打造小金旅游经济强县和阿坝州南部旅游经济增长极。全方位优先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产业为先导,把小金县建设成生态旅游经济强县,全省、全州全域旅游先行县。以旅游业为引领,推进小金县与全州、全省同步全面实现小康。
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原生态型后发地区发展的战略先导性地位。通过启动“景区”,激活“片区”,带动“城乡”,拉动“全县”,进而促进区域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
依托四姑娘山,建设以嘉绒藏族文化为底蕴、以高山户外运动为特色的四姑娘山世界遗产观光、户外运动、生态度假与嘉绒藏乡及红色文化体验国际旅游目的地。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拟定了17个项目,其中政府投入项目11个,招商引资项目6个。政府投入项目已纳入《小金县旅游总体规划》,并积极与国家、省州对接,争取国家、省旅游发展资金。继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景区配套设施和道路的恢复建设进度,大力改善交通条件,提高景区可进入性。并加速两河旅游景区、小金红色文化的深度开发,力推两河虹桥沟旅游开发项目的建设进程。
加强旅游服务业的管理和培训,加大旅游环境整治力度,优化旅游服务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树立震后小金旅游新形象。计划到2020年,培训旅游人才6500人次。积极发挥星级乡村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的星级评定工作,计划“十三五”期间打造乡村酒店162家,农家乐、藏家乐321户,培育乡村旅游示范乡镇6个、示范村12个。打造小金特色餐饮、传统工艺、节庆文化等文化旅游商品。推出一批实用性强、便于携带、体现当地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的旅游纪念品。到2020年,力争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占小金旅游总收入的15%。
依据总规编制完成小金县7大旅游区的专项规划。力争2016年完成两河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和结斯向花避暑度假景区建设。2017年两河口完成全国汽车度假游示范营地建设,双桥村建成四川省旅游示范村与特色民族旅游精品村寨。2018年前成功申报夹金山和两河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完成达维红色旅游集镇建设以及沃日、结斯打造国家AAA级景区。2018年前美兴镇建成四川省旅游示范镇。2020年前完成沃日河风光带四姑娘山旅游长廊、高原滨河国际精品乡村休闲度假产业带原生态度假、生态农业观光、历史文化观光建设,两河镇建成四川省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培训基地,开始启动汗牛景区建设的前期工作。
责任编辑:朱丽娜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1-09摄影师用无人机航拍绝美海岸风景
- 2016-11-06哪里的秋这么美 山色空濛乌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