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月嫂拿高工资了吗

2017年03月16日 17:00:38 浏览量: 来源:浙江新闻APP 作者:张全

  3月12日下午,一场庆"三八"月嫂技能竞赛在乐清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一楼大厅举行,50余名月嫂在现场通过产妇形体操、新生儿抚触、奶具消毒及奶粉配制三项考核。现在乐清,一名五星级月嫂工资最高达1.8万元。(3月14日《乐清日报》)

  1.8万元,当下相当于3名小白领的工资。月嫂在人们心目中还算体力活,即便如此,体力劳动也不等于简单劳动。当今雇月嫂所照看的,要么是独生子女,要么系花大代价所生、一家人都金贵的二胎,而产妇母一辈仍在岗上班或做生意,抽不出时间照料媳妇、女儿和新生儿,于是月嫂更加抢手。

  月嫂市场化,体现在市场上出现了旨在促进月嫂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培训机构,以及与中介机构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派遣模式,这是通过中介机构灵活配置月嫂的机制;同时月嫂中介机构对月嫂进行各种技能培训考核,合格者发放各种证书。培训的长处在于帮助入市月嫂掌握新生儿护理、产妇疾病预防、家电使用等方面的技巧。月嫂还要经得起产妇及其长辈的挑剔,与人沟通艺术经过培训不一定就能掌握,更在于勤劳、爱心等自身品质。

  月嫂为透支型高强度工种,工作时间长强度大,与不会说话、只会啼哭的婴儿打交道,需要儿科医生一样的耐心和经验。月嫂身处一个陌生家庭,与雇主一家朝夕相处,如果没有相当的悟性、社交能力,这高工资并不好拿。

  称月嫂"薪酬堪比白领",是否隐含着对体力劳动者收入超过脑力劳动者现象的不平?中国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而白领作为现代社会代表性的中产阶层,被打上了"士"的标签。对月嫂的"高工资"忿忿不平,其实不必。中国所谓的白领多毕业于大学,庞大的人口基数作用下,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力资源,而分配机制的缺陷使得所谓的中产阶级相当脆弱,白领离体力劳动力的距离并不遥远。远至前几年的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近至去年的"饺子西施"丁娇娇,新近台北的"猪肉西施"张采婕,也都曾是大学高材生,现在都从事体力劳动。旁人为之唏嘘,而当事人安之若素,这又说明了什么呢?或许只有"别把自己太当回事"这句俗语能解释。

  这并不是说知识不重要了,任何一个阶层都需要以知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只是在阶层趋向固化的格局下,"知识改变人生"作用不如从前明显。这需要推进深化改革来改进分配格局,真正让全社会各阶层都能享受到发展成果,也需要所谓的中产阶级冷静客观看待自己的处境。同时,我们在生活中越来越直观地感受到,科技高度发展冲击的不只是科技产业,已经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乐清的机器换人近年势头迅猛,"互联网+"的全面推广让各行各业都在实行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模式,这些都证明,各行各业都需要有文化、能创新的高端人才。月嫂如果只会做饭抱孩子拖地,不会网购叫外卖的话,雇主也不一定喜欢吧。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