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什么职业最高危?上榜的亲们,你离“过劳死”只有五步

2016年12月29日 11:07:55 浏览量: 来源:浙江新闻APP 作者:唐梦霞

  防治"过劳"你可以这样做!

  1、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宁静。

  2、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制定切合实际的追求目标,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3、增强心理品质,提高抗干扰能力,培养多种兴趣,积极转移注意力。

  4、多锻炼。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散步等。

  5、进餐时间规律化。有规律地进餐,可以使身体经常处于正常的新陈代谢状态。

  6、多睡觉。每个人的睡眠需要是不同的,应该找出 最适合自己的固定睡眠时间。

  十大高猝死行业救命指南

   IT工程师

  危险因素: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健康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IT阶层"过劳死"的平均年龄仅为37.9岁。长时间对着电脑编程、测评、调试,每天一个姿势窝在椅子上。

  建议:办公室里巧运动。对IT一族来说,想办法让自己"动"起来非常有必要。可以在电脑旁边放点绿色植物,每隔一两个小时做一做手部运动,转转手腕、肩膀等;感觉大脑麻木的时候,从椅子上站起来,伸伸胳膊、扭扭腰,或者喝杯水,多向远处看看,做眼保健操缓解疲劳等。

  广告狂人

  危险因素:北京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和渝斌 表示,有近半数以上的白领处于过度疲劳、劳累的环境中。一项网络投票显示,在经常加班的职业里,广告设计师高居榜首。

  建议:身体喊累要休息。经常疲劳是一种报警信号,它提醒机体已经超负荷了,此时应停下来,把大脑放空,调整工作节奏,不要给身心火上加油,拿健康甚至生命换业绩。

  白衣天使

  危险因素:白天夜班连轴转、门诊一坐大半天、手术台上忘时间……特殊的职业使命,要求医护人员的工作不能有丝毫"差错"。他们精神紧张,时常用脑过度、缺乏睡眠。

  建议:抽空补充"正能量"。关注健康,要从忙碌的生活中找机会,给身心进行有益的调节。

  当情绪急躁不安时,听点音乐来舒缓一下紧张的心情,或者通过锻炼释放压力;觉得身体就要崩溃时,适当少加点班,和周围的人开开玩笑,享受一顿家庭晚餐,给生活补充一些"正能量"。

  网络店主

  危险因素:每天一睁眼就对着电脑,见缝插针地吃饭、打包、发货,睡觉时脑袋里还嗡嗡响着买家的对话声、咨询声、质疑声等。开网店这一看似简单的职业,背后却是几乎是"24小时工作制"状态。

  建议:规律作息保平安。美国一家健康杂志曾建议,呵护身心要顺应人体生物钟,及时补充营养,保证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应付繁忙的日程。

  可以给自己定个相对规律的作息安排,比如早餐补充鸡蛋、牛奶,中午小睡半小时,下午吃点零食、外出走一圈,晚上12点之前关电脑休息等,不要把压力全部集中一起。

  媒体人士

  危险因素:中国医师协会等机构发起的《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中,媒体进入透支行业的第4位。生活跟着新闻转,不少新闻记者经常加班加点,日夜奔波。建议:关注健康"信号灯"。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表示,中青年人心脏问题的诱因多是压力过大、生活方式不健康。

  年轻人在注意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一些高危诱因,如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等,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人民警察

  危险因素:公安部的一项调查显示,治安警察每日平均工作12小时,很多民警最大心愿是想"睡觉"。无论大神探还是小片警,都是工作忙、压力大,甚至只能靠抽烟提神醒脑。

  建议:杜绝烟草少喝酒。抽烟、酗酒、熬夜等,都会给血管带来不可逆转的损伤,导致心血管突然发难。

  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戒烟限酒,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加强运动等,用充满精力的身体应对工作。

  一线工人

  危险因素: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十大健康透支行业名单"中,制造业高居榜首。枯燥压抑的工作环境、重复呆板的机械化动作、经济压力等,使之成为健康的高危岗位。

  建议:定期体检不可少。心脏性猝死可由各种心脏原因引起,在1小时内以骤然意识丧失为前驱,直至自然死亡。

  每个人都有必要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潜在的慢性病进行定期检查,做到是否健康心中有数。同时坚持每天适量运动,以提高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

  莘莘学子

  危险因素:中国健康教育中心2011年对全国10余个城市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饮食和运动方面的现状堪忧,50.2%的大学生没到推荐的每日运动量。平时埋头上网、游戏,期末埋头冲刺,成了很多当代大学生的写照。

  建议:别把压力拖最后。心理学家发现,把事情拖到最后,会面临巨大的时间压力,并且充满忧虑、焦灼和内疚感。

  对于众多天之骄子,最好把功夫用在平时,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掌握合理的日常运动方式,无论学习成绩还是身体锻炼,都不要"临时冲刺",以免得不偿失。

  演艺明星

  危险因素:有调查显示,人前光环的背后,约1/3的明星都在喊累。很多演艺人士要靠药物才能保证睡眠,纷纷感叹"每天都在工作"。

  建议:劳逸结合有计划。心血管疾病大都是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制诱发。

  女性50岁以后,男性40岁以后,一定要把心脏检查作为一个重要项目,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要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并且尽量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诱因。同时,要有计划地给自己创造放松机会,比如工作一段时间后休假旅游等。

  运动健将

  危险因素:有研究称,在美国,每三天就有一名年轻运动员死于潜伏的心脏病。"更快、更高、更强",超负荷的运动导致心肌缺血。

  建议:不当第一也快乐。冠军的光环让每一个人心驰神往。然而,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第一名的压力最大,而第三名的快乐感最强,生活也更幸福、轻松。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