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数百求职者被骗“高价集训” 花2万多后“高薪梦”碎

2016年10月31日 15:53:33 浏览量: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雅

  转手

  企业入职“集训”变培训机构“推荐工作”

  本以为参加的是招聘企业的入职集训,但赵楚没想到,这个许下集训后将获得高薪职位的企业,转手将他们“卖”给了培训机构做了“学员”。

  此后,他们陆续获知,即便通过了培训,他们也未见得能够获得此前应允的岗位,而是会被“推荐”给事先一无所知的其他工作单位。

  应聘过程中,一个细节被赵楚等人忽视了,招聘企业并未与他们签署用工合同,而是一份《集训协议》,以及和一家名为北京完美空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的《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

  《集训协议》内容显示,甲方为“卓新智趣(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第二分公司”,乙方为应聘者,甲方对乙方“提供集训指导服务,其中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内容”。

  工商信息显示,上述公司的经营范围仅为“计算机软件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电子产品(不含电子出版物)”,并未包括可以开展“集训”等内容。

  而实际上,开展“集训”课程的并非该招聘企业,而是北京完美空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之所以将招聘企业与培训机构混为一谈,企业自己的解释是,它们“同属于翡翠(教育)集团”。

  此外,赵楚和大多数应聘者一样,没有注意到这份协议中另外隐藏着“陷阱”:其中规定,参与集训的应聘者要接受“甲方为之推荐的用人单位进行就业”,且在“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中规定,如果乙方个人3次及以上无条件放弃甲方给予推荐的面试或工作机会,甲方将视为对乙方完成工作推荐。

  对此,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卓新智趣(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教学部的一名吴姓负责人毫不讳言:这些应聘者进入“集训”班后,就与此前应聘的岗位没有直接关系了,“他们就是学员,结束后会对他们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和双向选择的意愿,可以推荐到集团的分公司,也可以推荐到别家有合作关系的公司。”换言之,赵楚和其他应聘者以为集训结束后就能获得当时应聘的高薪职位,但实际上得到的仅仅是企业转手给培训机构后,由培训机构提供的“工作推荐”的机会,并且有次数限制。

  此外,培训机构“推荐工作”的方式也让赵楚不解。“集训结束后,他们胡乱改我们的简历,然后在招聘网站上‘海投’,吸引别家公司招聘我们,这不是‘推荐’,是骗人。”

  揭秘

  “集训”过后“高薪梦”碎 当事企业承认“有偿集训”

  让赵楚起疑的还有收费2万多元的“集训”课程。

  赵楚后来了解到,即便是支付了昂贵的培训费用后,这些求职者能够获得的工作机会也并不优越。相比较前期的付出,不到2000元的薪资,显得杯水车薪。

  赵楚向记者展示了“集训”中一门“搜索引擎营销”课程的部分课件,基本为某搜索引擎的推广创意、竞价常用工具、竞价特殊样式和移动搜索推广等内容。赵楚称,“集训”课上,讲师几乎全程对着PPT念内容,没有教学互动,也没有实际操作,“什么也学不到”。

  10月20日,北青报记者以赵楚家人的身份致电卓新智趣(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第二分公司,询问为何应聘求职反被要求参与高价“集训”一事。

  涉事公司一名王姓经理称,该公司目前有三种招聘方式,“第一种是有一定经验的,能直接应聘拿到月薪2000-3000元,第二种是经验丰富的,起薪可以开到7000-8000元,第三种就是刚毕业或者没什么经验但又想进入IT行业的人,可以通过3-4个月的集训来培养人才。”王经理还表示,这些要求都是根据总公司的规定来的。随后,北青报记者致电位于海淀区的卓新智趣(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该公司上述吴姓负责人称,在一些地域的分公司,包括重庆、西安乃至北京的通州、昌平、回龙观的分公司,确实一直以来都是采取这种“有偿集训”的方式培养“岗前考核要求差距大”的应聘者。

  退一步来说,面试时承诺的“高薪”职位能否兑现?

  参加“集训”两个多月后,赵楚从此前已经完成集训、被推荐工作的应聘者处了解到,几乎没有学员被推荐到真正的高薪职位,“有学员告诉我们,他被推荐到一家小公司,月工资只有1800元,就算在这样的情况下,6个月后还要还每月1600多元的分期贷款。”

  对此,吴姓负责人回应称,薪资待遇根据考核结果和推荐的单位不同会有差异,“像你反映的月薪2000元左右的也有”,但吴老师坚称“拿2000元的人很少”。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