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收入翻番,你准备好了吗?

2016年10月28日 13:25:55 浏览量: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李丽辉

  比如,建立技能人才、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带动普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对于那些收入低、但又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不吊胃口、不养懒汉,鼓励他们就业,通过自身努力来增加收入。

  增收渠道包括:提高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合理提高转移性收入,有效保护股权、债权、物权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财产权益,着力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意味着,除了上班拿工资,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也是要“着力增加”的一个重要部分。那啥是财产性收入?家庭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都算。动产包括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包括房屋、车辆、收藏品等。这么一说,你是不是觉得该做点准备,把家里的财产好好配置一下,让“钱生钱”呢?

  收入翻番既要个人努力,政府也要提供强力支撑

  当然,增加就业的好岗位,提升劳动者技能,包括增加财产性收入,不能光靠个人努力,政府也要提供支持和支撑。这方面,《意见》在出台“七大激励计划”的同时,还提出了“六大支撑行动”。以就业促进、技能提升、托底保障、增加财产性收入、收入分配秩序规范、收入监测为重点,制定政策为增收提供服务支撑、能力支撑和技术支撑。

  比如,推进户籍、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有效提升劳动力市场流动能力;

  完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对低收入人群实施托底保障等。

  对财产性收入的支撑,主要是拓宽居民财产投资渠道,向居民提供多元化的理财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快发展直接融资,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拆迁、征地、征用公民财产过程中,依法保护公民财产权利不受侵犯。这个麻辣财经就不多解释了,您能领会多少算多少。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六大支撑行动中,还有一个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行动,内容是跟“税”有关的:

  要进一步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健全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税收体系,逐步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发挥收入调节功能,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

  也就是说,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并不是每个人的收入“原地翻倍”。原来每月收入5000元的,翻倍变成1万元;原来收入2万元的变成4万元。如果是这样“翻”的话,本来这两个人的收入差距是1.5万元,翻倍后收入差距变成了3万元,贫富差距拉大不利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所以,要按照“增低、扩中、调高”的原则,通过税制设计,合理调节社会收入分配,进一步平衡劳动所得与资本所得税负水平,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征税力度,让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扩大,使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形成橄榄型。就是两头小、中间大,即穷人和富人都很少,中等收入的人是大多数,这样的社会才是最有奔头、最有活力的。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