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3个月“拉粉”12万 大学生创业瞄上“私人定制”

2016年07月29日 14:42:18 浏览量: 来源:中工网 作者:

  到了今年1月,这个项目遗憾地“死掉”了。然而,冷文涛却说,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收获良多,“最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创业要避免空谈,不能‘一拍脑门儿’臆造客户的需求。”此外,独立参与项目的整个运营过程也让冷文涛成长了很多。

  将私人定制带到生活每个角落

  去年12月,冷文涛主创的北京九分马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据他介绍,这是一个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个性化商品定制的社交商务平台,“也是国内首家综合性的定制平台。”它的定制内容包括服装、电子周边产品、饰品等,这个项目致力于涂鸦式和模板化相结合,将私人定制带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通过这个平台,你可以跟设计师直接沟通,自主设定产品的颜色、图案、设计,“通过局部的调整,把自己的想法赋予购买的物品”;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对产品的结构、材质、效果等进行搭配,“比如,一款耳机,通过自己的搭配,从耳塞的颜色、耳线的长度,到重点音效的选择,都可以随心定制。”

  这个创意在大二时已经萌生,“我和室友从大二‘吵’到大四,下课、吃饭,有一点课余时间都在讨论。”从去年底团队组建到现在,冷文涛已经将自己创业、实习的全部积累——近20万元全部投入到团队工作和生活的开销中。“我们经历过非常困顿的时候,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连做饭、买菜都要借钱。”

  为此,冷文涛找到了传媒大学就业创业中心的老师,老师告诉他, 去年开始,天洋集团在传媒大学设立了为期五年、每年1000万元的创业基金,并合作共建创业孵化器。入驻孵化器,得到了资金和人脉上的帮助,冷文涛的团队挨过了创业之初的窘境。

  “单品单类的定制在国内已经非常火了,但目前没有‘一步到位’解决各种定制需求的综合性平台,想要购买有个性的礼物、用品还是麻烦。”冷文涛看好这个项目基于几点考虑,首先市场上单品单类的定制产品越来越多,这意味着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大;其次,不少大型公司在去年下半年相继出现了定制服务,开始插手布局定制行业。“中国定制行业的‘风口’还未到来,但‘定制时代’一定会来的。”冷文涛充满信心地说。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