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冯雪峰全集》面世 罕见收入外调材料

2017年05月18日 10:53:42 浏览量: 来源:中国搜索 作者:尚晓岚

  《冯雪峰全集》

  半个月前,第八届中国出版集团出版奖揭晓,12卷本《冯雪峰全集》名列“综合奖”榜首,这套令学术界兴奋的书,在出版界也获得了应有的荣誉。全集是去年年底面世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召开了新书发布会,许多老人在座,包括陈昊苏等开国将帅之子,还有人文社的元老陈早春、何启治、屠岸等几位先生。嘉宾们的到来,表明着冯雪峰的多重身份,诗人、作家、翻译家、鲁迅研究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文艺战线的领导者,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创建者。

  其实,在20世纪的革命历程中,冯雪峰的位置始终很特别,他不仅是左翼文坛的“笔杆子”,与鲁迅关系密切,而且参加过长征,打过游击,做过情报工作,与军政界高层和文化界都有广泛的交往。而在1949年之后的历次运动中,他几乎都“在劫难逃”。不过,几经沉浮、亲历历史也部分地创造了历史的冯雪峰,面貌似乎不像他的“老对头”周扬那么“复杂”,人们谈起他,总是带着由衷的敬意。年过九旬的屠岸先生至今牢记着当年和冯雪峰握手的情景:“我觉得他的手里面有一种热力,这种热力一直侵入我的心脏。我是冯雪峰的天然粉丝。”

  《冯雪峰全集》的出版,对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来说是个好消息,虽然有些姗姗来迟。最初,是冯雪峰的家乡义乌市为纪念这位“乡贤”,推动全集的出版,2012年启动,印行2000套,并编入庞大的“义乌丛书”。人文社接下这一项目后,又得到了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另印1000套。2016年底全集告成,不过版权页上的出版时间是2016年6月,这是冯雪峰出生的月份,遵照其家属的意愿,以志纪念。

  全集的责任编辑王海波介绍说,80年代人文社陆续出版过四卷本的《雪峰文集》,冯雪峰的长子冯夏熊参与编辑,2003年又出过两卷《冯雪峰选集》。2016年,在冯雪峰逝世四十周年之际,全集终于面世,第一次系统地整理了他的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寓言、杂文、论文、翻译、回忆录、电影文学剧本,以及书信、日记、编务文稿、政务文稿函件、外调材料、运动材料等等,洋洋五百余万言。“已经很全了,不会有太多散佚的作品。全集的文字主要由冯夏熊之子冯烈及其夫人方馨未提供,他们为了编全集连工作都辞了。编辑过程中,我们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历史文本的原貌,确属错字的才改,否则即使不符合当前书写习惯也原封不动,以便保存现代汉语的发展过程。注释方面,只做了资料性的题注,说明作品的时间和出处。”

  全集中特别引人瞩目的,是“文革”期间冯雪峰在人文社或湖北咸宁干校写下的“外调材料”,多达二百余篇八十来万字。当时有多家单位或个人为了搞调查或做证明,来找他写历史材料,冯雪峰一般先用铅笔写下底稿,再用圆珠笔和复写纸誊抄数份,交与各方。这些外调材料一向很有名,早年曾有部分内容面世,备受研究者重视。王海波说,外调材料的底稿曾险些被付之一炬,“大约是‘文革’后期,它们堆在人文社的院子里,眼看要销毁,陈早春先生认出了这些手稿,拿走交还给了冯雪峰。”全集中的两卷外调材料,就是根据手稿编辑的。“2012年底,我们开过一个史实论证会,主要就是针对外调材料,各方人士参加,大家都觉得这是珍贵的史料,行文虽然带有特定年代的痕迹,还是能感受到冯雪峰实事求是的态度,应该收录。其他人的全集,就很少有这类文字。”王海波说。

  “古今中外,提高为主”,冯雪峰1951年受命组建人民文学出版社时拟定的方针,后来被概括为这八个字,成了人文社一路走来遵循的传统,他招揽了大批一流人才,为出版社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泽惠后人。时光荏苒,如今人文社的老一辈中,见过冯雪峰的人也不多了。退休的老编辑张福生先生说,1979年,冯雪峰逝世三年之后彻底平反,他在西苑饭店参加了追悼会。“人多极了,包括很多领导人都来了,无数的花圈、挽联,场面非常震撼。”那时他入社工作不久,对文化界还不熟悉,“我身边有一个老太太在痛哭,一脸的泪,但是没有声音。我就问同事,这是谁啊?同事说,她你都不认识?这是丁玲啊。”

  一切感慨,面对这沉重的泪水都显得轻薄。沉默片刻,问张福生先生:“您在人文社,听周围的人谈起冯雪峰,是什么感觉?”

  他稍一思索,说:“他是一面活的旗帜。”

  冯雪峰作为翻译家的贡献,没有被充分认识

  清华大学中文系的王中忱教授一直关注和研究冯雪峰,尤其是冯雪峰的翻译,这些年,他从日本的旧书店里搜求冯雪峰当年依据的日文底本,对照检视,有不少新发现。《冯雪峰全集》的出版让他由衷的高兴,“这些年来,我们对雪峰的文学贡献研究得很不够,雪峰作为一个翻译家,特别是理论翻译家的贡献,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全集的出版,会推动关于雪峰的再认识。”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