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图书《彩色的中国》一颗红心真诚记录时代

2017年03月28日 15:45:40 浏览量: 来源:城市快报 作者:那日松

  《彩色的中国》

  大约十年前,我第一次看到翁老的照片,感觉挺震惊的,因为作为一个非新华社记者,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拍摄这么多彩色照片,还是很少见的。更重要的是,翁老的照片还有一种所谓“当代艺术”的味道,他的个展2016年在798百年印象画廊展出后,在摄影圈和艺术圈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其中一幅代表作当时曾拍出20多万元人民币的价格。

  这本《彩色的中国:跨越30年的影像历史》中所收录的照片,因为浓烈的色彩而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忽然平添了一些恍若梦中的感觉。那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那一片片绿色的军装,那一张张亢奋的脸庞,当然也有安静的小城、广阔的田野、飞驰的自行车、灿烂质朴的笑容……我想这也许是彩色照片与黑白照片的区别——彩色照片更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梦幻的现实感,而黑白照片则让我们仿佛看到某种历史的真实。

  上世纪60年代,翁老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专业艺术科班出身,后分配到《人民中国》杂志社工作,再转行成为摄影记者。我想他后来拍摄的照片相比同时代的其他摄影记者,之所以更“艺术”一些,跟他学习过油画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在拍摄彩色照片的时候,翁老的特点更为明显。

  当然,作为那个年代具有代表性的“纪实”摄影家,翁老并不是一个先知先觉者,他只是用一个职业摄影师的态度去感悟那个时代。就如他自己所说,站在大多数人一边,用摄影记录下这个时代,是一个记者的责任。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翁老都用一颗红心,真诚地记录着。那时,翁老是少数几位秉承着“要抓拍,不能摆拍”理念的摄影家,但这种“抓拍”其实也是一种“摆拍”——我称之为“真诚的摆拍”。因为他的拍摄对象都已经自觉地变成了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演员,而翁老则真诚地记录了荒诞与现实。

  上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70年代,恰恰是欧洲和美国的报道摄影最为发达和辉煌的时期,与之对应的,“艺术摆拍”在中国成为主流。那时候,在中国摄影界甚至可能根本没有“纪实摄影”这样的词汇出现过。中国摄影家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才开始真正地睁开眼睛,这一点在上世纪80年代翁老所拍摄的影像中也可以看出来,翁老那时的作品明显有了更多真正“抓拍”的内容。

  可以研究一下的是,如今在全世界都很火爆的“中国当代摄影”(观念摄影),几乎全是所谓“摆拍”的作品,它们跟上世纪50年代至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摄影真是一脉相承,而现在的“当代艺术家”的摆拍,代表的则是个人的意识和观念。另外,他们的拍摄对象也基本是一致的:不同时代照片里的人物,都是“演员”。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