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在她笔下,没有一个学生是坏孩子

2017年03月25日 09:51:34 浏览量: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姜超

15ee000d73ff44e7cb53.jpg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此言极为强调的是文章的教化功用,在后世流播很广。艾苓老师多年来心思细腻,以实录之笔法,累积成散文集《咱们学生》。收到样书后,我连夜一篇篇细致阅读,不觉间沉入其中,心中有了很多感同身受的思绪。

  这本书以实例讲述为主,用非虚构的方式铺展出心灵观照。长久以来,作家或是扮演启蒙者的角色,或是充当民众的代言人,但有时,人们会怀疑文学作品观照的那些人到底是谁。正如批评家李敬泽所言:“如果说小说让我们感到贫乏,那绝不仅仅是戏剧性、传奇性的贫乏,而是我们常常明显感觉到作者缺乏探求、辨析、确证和表达真实的足够的志向、诚意和能力。”

  艾苓的写作不是书斋想象,不去在“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也不去玩什么叙事圈套和叙事迷宫。她直接追踪人物的命运,杜绝了二手经验,以写作见证时代。她的笔下是活生生的“具体的个人”。以“在场”、“亲历”为出发点的个体经验叙事,叙述身份的草根性无形中同时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艾苓转向身边的故事,填充了文学本应具备的风骨。

  《咱们学生》里不乏心理描写、场景对换、视角变化,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于当今,和大学生交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作为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老师,艾苓迎来送往了一拨拨80后、90后的大学生,却未见有代际冲突发生,彼此你来我往的各种交流倒越来越多。艾苓放弃指摘,径直走进学生中间,与他们展开朋友式的对话。也是在2015年,青年学者杨庆祥发问,“80后,怎么办?”号召同侪反省时代,重建个人与历史的关联。而青年学者王翔提出的“关于中国青年身份认同”的话题,也带来了不小的关注。在网络须臾不可分的时代,在大数据呼啸而来的时代,新一代青年经历了些什么,他们是否有悲壮的心路历程?如鲁迅先生说,青年不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

  艾苓悉心打量学生的学习、实习、工作,从细节出发,写出了一本血肉丰满的青年学生生活史。写这本书的老师,首先是有血有肉的人,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情感,也有自己的困惑以及时代和文化背景带来的局限,她坦然地直面这一切,然后试图引领学生的心灵成长。说到此,不得不掰扯一下书名,作者强调的是“咱们”,这里面的意味不言自明。

  未曾走近,就对那些大学生冠以自私、任性、啃老的标签,并不是少数教师才有的做派。如换位思考,他们面临的生存困境超乎我们的想象——高房价、快频率的生活节奏、恶劣的生存环境等。正如艾苓在后记所说,“学生多是贫寒子弟,他们的故事必然伸向社会底层各个角落。我目睹了他们的痛楚、抗争和艰难的成长……他们可能要走很多弯路。”看了这部散文集后,你不由地转变既往对这一人群的观念。

  书中的学生有血有肉,我也有幸认识几位,比如当过奥运火炬手的安莉、向我求教文学写作的王宏亮、举办过个人音乐会的帖晓曦等。绵绵不断地与学生保持着联系的教师,文学院恐怕非艾苓莫属。旁人对在校学生的关怀,多半是出于学业的帮助。只有艾苓是有心人,走得更远,透过事物现象看本质,收集了诸多的学生故事,通过挖掘这座富矿,她的文学大路挣脱了狭小的格局,正越来越拓宽着呢。

  艾苓在书中浓墨重彩描写的是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从青年到成年,是人生历程中最具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一段,其轨迹是国家、家庭、个人共同作用的结果。艾苓延续了一如既往的文风,即从小事入眼,从心灵的细微处写起。

  学生贾春联说:“一幕一幕,像昨天一样,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有几许感慨,更多的是感动!一位老师对一名学生的爱,不惊天动地,但却影响了我的一生。”遍拾书中各个故事,无不是作者与学生坦诚相见、真诚交流的结晶。艾苓关注大学生恋爱、求职、创业等细节,尤其注重突出孩子们克服困难、阻力的过程。在心脏的收缩之间,艾苓笔下的青年开始静观世事、人生,接受命运的馈赠和奋斗的恩赐。现在想来,这些学生的故事如昏灯下暗淡的山水画,显得眉目不清。在这本书里,没有一个学生是坏孩子。艾苓不以成绩论学生,对那些乖张孤僻的大学生也垂下身子认真倾听心灵悸动的声音。没有一个人的灵魂值得抛弃,所有的心灵都需要阳光的照拂。青年的未来应该向何处去?艾苓老师没有给出答案,她只是一群青年挣扎、奋斗的见证者,她愿意为之鼓与呼。

  有位读者评价说:“只有艾苓老师这样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的人,才能写出如此平实却让人心生感动的文字。”诚然,这是恰切的赞赏,确证了《咱们学生》的灵魂所在。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