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小说《草原动物园》梦想照进现实的奇幻之旅

2017年03月25日 09:56:54 浏览量: 来源:中国搜索 作者:于慧晶

  《草原动物园》

  擅长打造“历史悬疑”长篇巨作的“文字鬼才”马伯庸,最近推出小说《草原动物园》。这是一个以作家家乡赤峰为背景的小说,一面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草原故土,这里的一切,包括作家听过看过的民间传说、风土人情都是他所熟悉的“真实”,它们与作家和草原紧紧融在一起,似草原上的野草一般自然生长;另一面,来自伯灵顿的一个名叫柯罗威的人,受《马可·波罗游记》等的启发,从清末的北京城出发,带领从慈禧太后的“万牲园”里精心挑选的动物们——一头大象、一头雄狮、两匹虎纹马、五只狒狒、一只鹦鹉和一条蟒蛇,向茫茫赤峰草原行进,建立一个他想象中的“草原动物园”。

  在这个过程中,柯罗威一遍遍地叩问自己:这一切究竟是源于什么?其实归根结底,那都是他的一个梦想。与此同时,草原动物园也渐渐进入赤峰居民的梦境,它从柯罗威的梦慢慢变成居民的梦,只不过,如果说柯罗威的梦带有梦想家的孤独、天真等浪漫色彩的话,他们的梦则更多地融合成一种“集体无意识”。

  整本小说很像一部由作家马伯庸所导演的电影,它由上面所说的两条线组成。小说里包含了不少“历史元素”:取自“一桩晚清影史小事”的华国祥夫妇的故事、那个由慈禧建立的“万牲园”等。这些“历史元素”散布在小说中,让人好似看到金庸小说的影子,有大呼过瘾之快感,只不过略显单薄。

  小说最吸引人且彰显作家文笔功力的,还数那些充满奇幻色彩的情节。比如车夫老毕的儿子小满与动物亲密沟通的片段:“在他不算清晰的记忆里,童年总是独自趴在窗边或院子里,等待远行的父亲归来。小满观察墙角的蜘蛛和蚂蚁,看野猫和邻居家的狗打架,挖蚯蚓去喂屋檐下的燕子,把老鼠从空荡荡的米缸里救出来。渐渐地,他能听懂每一种动物的叫声,熟悉它们的每一个动作。这是一个广阔而纯粹的世界,动物们远比除了父亲之外的那些大人更诚实、更有趣、更安全。小满沉溺其中,为了它们,他甘愿放弃与同类交流。”如此,那个失语却能跟动物交流的少年小满,仿佛成了动物中的一员,这让人开始追忆童年的美好时光,也可以预见作家对某种圣洁、快乐、纯粹世界的向往。

  此外,作家还多次描绘了草原上的月光,譬如“大地安静极了,在月光映衬下,每一只动物和人都化为一个庄严的黑色剪影,走过地平线,走过硕大的月亮,走向草原的深处。”这个被作家几次刻画的标志性梦幻镜头,使月光似乎成为一个神秘而又诗意的意象,为全篇小说定下一个奇幻的氛围,平添一种有力量的阴柔之美。

  弗洛伊德曾说,作家的作品即是他的白日梦。鉴于此,我们可不可以说,《草原动物园》也是马伯庸的一个梦呢?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