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开文学的方式》手把手教你对文学剥皮卸骨

2017年03月10日 16:48:46 浏览量: 来源:中国搜索 作者:李宁

  《打开文学的方式》

  想读名著却读不进去,这大概是很多人都曾经遇到或者正在面临的烦恼。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敦对此的诊断很明确:文学名著看不进去,一定是打开的方式不对。

  关于王敦,想读书的年轻人更熟悉的恐怕是他在豆瓣上的网名“王熊daddy”。自从他以“文学名著看不进去,一定是我打开文学的方式不对”为开篇,在豆瓣上发文教人们阅读文学作品后,人气持续增长。近日,王敦在豆瓣上发布的系列文章,结集为《打开文学的方式》一书,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只有懂了文学本身是怎么回事儿,面对唐诗宋词、鲁迅、莫言和托尔斯泰的时候,才能靠谱地“打开”

  如今,各种名著的注释读本太多,以至于不少读者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期待王敦带着自己去读唐诗宋词,去了解鲁迅、莫言、托尔斯泰。然而,在这本书的开篇两节中,王敦就直率地指出,他所讲述的,其实是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什么?按照王敦的说法,是对文学本身的认识的一门学问。只有懂了文学本身是怎么回事儿,面对唐诗宋词、鲁迅、莫言和托尔斯泰的时候,才能靠谱地“打开”。

  一提到文学理论,普通人容易将其和“艰深”“晦涩”这样的词语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些读者在没有阅读王敦的作品之前,不明白他在豆瓣上更新了3年的系列文章怎么会得到9.6分的高分。其实,只要看看王敦一贯的主张,就会明白这并不奇怪。

  和所有高校教师一样,王敦在高校有教学和学术研究任务,然而在此之外,他却自创了“文普”的概念,并长期从事与此相关的写作。

  按照王敦的说法,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所做的“科普”工作成果斐然,意义极大,而人文领域却缺乏相似的学术知识普及作品,以至于学者缺乏向大众普及知识的能力,作家又很难具备学者的学术素养和严谨精神。所以王敦觉得,学者应该走出书斋,去和大众沟通,尤其是要面对青年读者,向新一代传播人文精神,既要学问扎实又要通俗有趣。

  近些年,王敦在豆瓣上开了几个专栏,粉丝越来越多。

  王敦认为,很多人对文学的解读是有误区的,对于文学的解读并不是去追寻作者的“意愿”,对于文学的解读其实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无所谓对错,也没有标准答案

  这位海归博士讲文学理论的专业性毋庸置疑,至于其语言和表达是否通俗,一位名为“愚月”的豆瓣网友是这样评价的:“这位‘70后’作者,已经在流行词汇的尽情挥洒上展示了其‘习得’能力,试图逾越与‘90后’之间的文化符码鸿沟……当然,偶有使用偏差,也能形成一定的错置效果,产生笑点,或戳中萌点。”

  于是,在《打开文学的方式》的导言中,王敦这样说:“我尽量努力想去做的是,不论面对专业还是非专业的读者,都不在已有的理论套话里面打转,而是掰开了揉碎了,深入浅出地把解读之事说得全面且清楚。我认为,文学专业话语如果与日常语言脱节,拒人于千里之外,是一种失败。”

  王敦自己也很明白,对于大多数“实用型”读者来说,“可能并没有对于理论的自发或者功利的兴趣和需要”,他们在意的是“如何来具体打开文学作品,读出收获”。所以王敦所做的事情,是教非专业读者“用理论的望远镜、显微镜,来仔细观察一棵树,或曰用理论的柳叶刀、核磁共振,来解剖一只麻雀。”

  也就是说,他要教非专业的读者洞悉文学的魅力所在,在读书中有所收获。最重要的是,他绝不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套玄学,而是让每位习得这种方法的读者都能将自己的体会说出来。

  王敦认为,很多人对文学的解读是有误区的,如有人喜欢去想“作者传达了什么”,或者去看有名的评论家是如何评价那部作品的。王敦认为,对于文学的解读并不是去追寻作者的“意愿”。作家完成一部作品后,等待一千个读者去解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时,解读文学作品也不是选择一位权威的批评家,站在他的身后成为一个无关紧要的“零”,而是要解读出属于自己的意义。也就是说,对于文学的解读其实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无所谓对错,也没有标准答案。

  在王敦看来,这样的论述显然还不够具体。所以在这本书中,他用绝大部分篇幅讲了如何获得他所说的那种收获,这其中最重要的方式是:文本细读

  其实,“文本细读”是人们提到阅读时常说的一个词汇,然而光凭这句口号,仍然无法打开文学。那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

  王敦在书中提出了很多可操作性强的手段。比如他指出,人们阅读文学作品,其目的绝不仅仅是获得“浸入式愉悦”,否则打游戏或者看影视剧就能满足这一需求。如果想打开文学之后有所收获,就要多思考煽情效果之外的体验。比如阅读狄更斯的作品时,想想狄更斯用了什么样的比喻和表述方式;再比如读《红楼梦》时,也不能仅仅看其中的爱情,在他看来,这部小说提供给人们的对明清社会人文的认识甚至比不少历史专业读物更加有效。

  在书中,王敦引用解构主义大师米勒的理论详细阐述了他的这种观点。米勒提到过两种阅读方式,其中一种是“忘情式阅读”。米勒认为,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为读者打开了一个除了阅读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通达的世界,所以阅读首先应该是一个人毫无保留地全身心付出的举动,需要凭借文字在心里重新营造一个世界。这种阅读是一种“盲从、狂喜甚至放纵”。

  这种阅读,在米勒看来就像谈恋爱一样,在做出冷静的判断之前,需要先把感情投入其中。如果做不到这点,就无法对文学产生更深的认识,因为那些习惯了“批评式”阅读的人,就像一个人听音乐时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辨别曲谱这类专业细节上,根本无法正常地欣赏音乐,所以米勒说,要想直接地阅读文学,首先要把自己变成儿童。

  然而,好的读者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而是在每一个紧要的字眼和要紧的短语处停顿,小心翼翼,前瞻后望,“就好比是散步而不是跳舞。”这种阅读方法和“忘情式阅读”的区别,米勒打了个比方:“忘情式阅读”如同被《绿野仙踪》里魔法师炫目的戏法儿迷住,而与之相反的另一种则如同绕到台面的后部,注视那位寒酸的表演家如何通过拉动杠杆来操作他的那一套装置来创造出人为的幻境。

  至于读者选择哪种阅读方式,王敦给出的答案和米勒给出的答案是一致的:就像通常的美剧那样给出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你是想继续沉溺于《楚门的世界》里,还是愿意飞越出去,从外面来看看它是如何建造的,同时独立地承担“梦想”之后的失落、解放和自由?

  就像王敦在书中所说的那样,打开文学是一个技巧活儿、实践活儿,所以除了用这样通俗的方式介绍文学理论中的符号、过度阐释等以外,还以王小波等作家的作品为例进行了实际演练,就像有网友形容的那样,“手把手教你对文学剥皮卸骨,让读书的过程重新爽起来。”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