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书《行星》仰望星空揭开行星的面纱
科普书《行星》仰望星空揭开行星的面纱
2017年03月07日 16:01:03 浏览量: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孙珺
《行星》
海王星为何会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在饱受争议的“行星”定义下,冥王星为何会遭到降级?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面对日益枯竭的地球资源和可能到来的重大天文灾难,人类是否还有选择另一处避险场所的可能?是时候移居火星了吗?这些问题看起来离我们当下的生活很远,其实也很近。随着太空时代的到来,天文学家终于得以更进一步地揭开各大行星的神秘面纱,而《行星》这本书正是对这其中曲折历程的精要记录。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有态度有品格的书,科普书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太深奥和太浅显。能够深入浅出地把奥妙讲清楚,且能讲得有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何况,这本书里还要那么多让人震撼的图片。
首先,这本书没有艰深的物理公式,没有复杂的数学推导,《行星》通过清晰简明的科学解读来扫除生僻天文概念。本书由近200张精美绝伦的图像构成,通过数量众多的卫星以及行星探测器,从简单的飞掠到定点撞击,再到后来的可控软着陆以及从星球表面带回的科学数据,一代又一代的工程师与科学家通过极具震撼力的视觉证据一次又一次地更新、完善,甚至重塑我们对行星的认识。
其次,正如英文谚语“一图胜千言(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说的那样,照片自身就是信息的载体。照片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拍摄出来的?为什么要拍摄这个天体?背后的天文学家又是如何解读照片传递的信息的?这些解读符合逻辑吗?如果不符合我们又将如何改进现在的认知体系呢?这些问题都是这本书真正在探讨的东西,这些问题也正是推动天文学发展的因素。
作者贾尔斯·斯帕罗(Giles Sparrow),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天文学专业与帝国理工学院科学传播专业。著有多本广受欢迎的科普读物,其中包括《终极探索》《宇宙》《火星》等。他用丰富的天文学、物理学和地质学知识为每一张图片配了释文。虽然简短,但每篇释文里其实都暗藏玄机、包罗万象,处处体现着科学的简洁之美。
读读这样的书,在忙碌里感受到科学之清朗,也感受一下宇宙星空的力量,或许就不会那么容易为鸡毛小事纠结烦恼。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2-15接触外星人后果严重?专家警告或“终结...
- 2017-01-11自然打翻调色盘,人类用来解释宇宙
- 2016-12-30长篇小说《引体向上》向着辽阔星空奋力跃起
- 2016-12-26《爱因斯坦自述》:爱因斯坦是个“话痨”
- 2016-12-15乌镇国际未来视觉艺术计划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