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奇想之年》当“丧恸”来临,我们将何以自处

2017年01月11日 13:45:46 浏览量: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张玉瑶

  《奇想之年》

  “人生在一刹那间改变,那一刹那稀松平常。”丈夫约翰·格雷戈里·邓恩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后,美国女作家琼·狄迪恩回忆起2003年12月30日晚上那个本来应该“稀松平常”的晚餐瞬间,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法平复,更没法提起笔来写东西。

  自1964年1月结婚,狄迪恩和约翰共同度过了四十年时光。他们皆是有名的作家、撰稿人和编剧,每日在家工作,也就是说,他们差不多每天都呆在一起。生前的深切依恋,让狄迪恩在约翰去世后更加体会到“丧恸”的内涵。除了丈夫突然离世外,这段时间女儿金塔纳也罹患重症,长时间昏迷不醒。接下来的这一年,对她而言异常艰难。她开始被种种“奇想”裹挟而下,在不断的回忆、触发与后知后觉,当然还有新的认知、经验中寻求轨道。

  狄迪恩在书中用细致的笔墨描写和解释了她对于“丧恸”的体历。丧恸,医学上的解释是,对丧失或死别的多重反映。这些反映不仅是情绪、心理上的感受,也投射到了当事人的生理、行为乃至社交上。“躯体不适的感觉像海浪般袭来……喉咙发紧,因为透不过气而窒息,总想要叹气,有空腹感,肌肉无力,以及强烈的主观不适,通常被描述为紧张或精神痛苦。”狄迪恩引用埃里克·林德曼的话形容道,后者曾采访过一次著名火灾事件的死难者家属。

  并且,狄迪恩没有停留在“丧恸”的表征之上,她开始以严谨的态度来了解丧恸的原理、触发机制和应对方案。她是一个文学写作者,却深入到相关的精神学、医学研究深处,而这些学术研究往往有着令人悲伤的结论,譬如丧恸会让死者的配偶死亡率明显变高,或者丧亲者若和死者之间越有着依赖关系,则丧恸及其影响越深重。

  很长时间里,最为贯穿在狄迪恩认知中的,是一种对于“他会归来”的信念,这也是他人学术研究呈现出的关于“丧恸”的一种表现。但狄迪恩痛苦地发现,这种顽固的信念并非是“精神动力学”所能解释的,也不是外在者所以为的虚假的自欺欺人——对于具有真实经验的当事人而言,是难以消除、只能自己反复咀嚼的痛楚。不惟和丈夫一起看过的书、影片,一起去过的地方,甚至一旦看到什么似乎不相关的东西,她的脑海中都能立马建立起和丈夫、女儿的联系。譬如有一次,她在电视广告上看到一段海岸公路风光,立即想起他们曾住在这附近,并将三天大的女儿从医院抱回来。一方面是漫无边际、一触即发的“奇想”,一方面又是对于这些奇想的压制,狄迪恩一度艰难地躲避着任何能使她想起夫女的渠道和圈套,以求控制住这一类“旋涡效应”,以防更大的“丧恸”喷薄而出。

  好在女儿的日渐康复,给狄迪恩一些宽慰和希望。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着,在帮助女儿康复的过程中,向来聪明能干的她产生了“驱除丧恸”的想法,决定尝试从被动中走出。这种驱除首先是以“哀悼”的仪式开始的,继之以正视亡夫的过往,以及最重要的,对于“死与生之间有一条分隔线”的体认。狄迪恩并非是要让自己停止“奇想”、强迫自己接受现实、在他人面前展现坚强,而应该是说,她努力让自己“重构”和“替换”,怀着爱去疗愈,尽量回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尽管和丈夫有关的一切仍然会反复浮现在她的眼前、她仍要时时刻刻和或隐或显的丧恸纠葛并抗争,但,尽量。

  “丧恸是一个我们实则并不了解的境地,只有在真正抵达后,了解才能达成。”狄迪恩对于这段“奇想之年”的特殊经历和心路的讲述,不是为了回顾夫妻之爱与失爱之恸、死亡之伤,也不是治愈系的素味鸡汤,而是对于“丧恸”这种陌生人类心理的探索和走出,殊为难得。2005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青睐这本书,除了文本自身之外,大概也是珍视这一点效应。文本的时空是反复和非线性的,奇想如蒙太奇般涌现,正是狄迪恩本人艰难挣扎过程的内心映射。

  尽管狄迪恩到最后也没能彻底摆脱“丧恸”的阴影,甚至还会有“背叛”亡人的感觉,但我们从这些如碎珠连缀的奇想中,看到了她,在向前走。

  “我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让死者活下去:我们努力让他们活下去,是为了让他们陪伴在我们身边。

  我也明白了如果要继续我们自己的生活,就必须在某个时刻放手,让他们走,让他们死去。”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