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版美学书籍《给孩子的美的历程》出版
儿童版美学书籍《给孩子的美的历程》出版
2017年01月05日 10:44:33 浏览量: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孙珺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保留适合孩子、也有必要让孩子阅读的内容,旨在塑造孩子的自觉意识,丰富孩子的心灵。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
美学大家李泽厚年轻时著有《美的历程》,被誉为当代经典、中国艺术入门书,该书以优美的语言、独特的观点讲述了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中“美”的发展历程。这一次,中信出版社将《美的历程》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删节,保留适合孩子、也有必要让孩子阅读的内容,精心出版了一本《给孩子的美的历程》,旨在塑造孩子的自觉意识,丰富孩子的心灵。
让孩子轻松领略中国古代艺术之美
李泽厚老师在谈到中国人美的历程时说:“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孩子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吗?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
孩子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给孩子的美的历程》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中国八千年的艺术发展历史,涉及数百种艺术作品,贯通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并对它们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及各个重要时代的艺术精神等做了多方位的阐述,观点简洁明了,使孩子轻松领略中国古代艺术之美,给予孩子过目不忘的美的教育。
图文并茂 大大增加阅读乐趣
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该书策划、活字文化总编辑汪家明先生介绍说,《给孩子美的历程》经与李泽厚先生讨论,删减有关学术论争等内容,总计删减三分之一强。在工作中遵循不增加、不改动、只删节的原则,注意观点和内容的连贯,保持文字的流畅和节奏。
另外,为有利于给孩子阅读,该书编委还特别收录一百多幅古代艺术品图片,全部选自《中国美术全集》,它们与文字相互映照,再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经典辉煌与丰富,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接受,并大大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对话总策划汪家明
我们希望孩子跷跷脚才能看懂
广州日报: 给孩子的系列都非常好,不管是诗歌、散文还是绘画都是精挑细选的大家之作。《给孩子的美的历程》是第七本,这一系列一共打算出几本?选择的领域分别是哪些方面?
汪家明:“给孩子系列”准备出版三十种左右,选择的领域包括文学(语言)、艺术、历史地理、哲理科普,目的是为孩子提供一套经过名家遴选的、为8到15岁孩子打下人文素养根基的课外读物。
广州日报:这本书希望给孩子传达一个什么样的理念?
汪家明:这是一本通俗的中国美学著作,希望孩子们通过这本书懂得什么是美,美在哪里。对美的认识,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文素质。
广州日报:美育很重要,但对孩子来说读懂这本书确实并非易事。是否建议家长一起阅读呢?
汪家明:我们往往对孩子的理解力估计过低,其实孩子读一本书,不一定全部都懂,懂个大概也是可以的。像《美的历程》这样的书,一辈子读多少遍也不算多。比如,我本人小学三年级就读过《水浒传》了,可是六十岁以后我还会读。“给孩子系列”都可以这样看。我们希望孩子跷跷脚才能看懂,不是轻松就可以理解的。当然,这样的书需要家长引导孩子阅读,但绝不要家长去讲解。有潜力的孩子会喜欢有一定挑战的阅读的。
图书撷珍 灿烂文明 美的洗礼
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每个时代各有其独特的审美特点。那让我们带着孩子一起从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开始一场美的洗礼吧。
楚汉浪漫主义——古拙气势的美
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所难以企及的。它突出地呈现着中华本土的音调传统: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人类对世界满目琳琅的行动征服中的古拙气势的美。
宋元山水意境——“无我之境”
中国山水画的成就超过了其他许多艺术部类,它与相隔数千年的青铜礼器交相辉映,同为世界艺术史上罕见的美的珍宝。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笔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对象(景物)的相对独立的美。它不仅是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气韵”、“兴味”。这样,就把中国的线的艺术传统推上了它的最高阶段。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1-05《画未了:林风眠传》听风入眠,不负丹青
- 2017-01-04中国青少年教育专家:今天的父母比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