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新书《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写给年轻人的8堂创业课
俞敏洪新书《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写给年轻人的8堂创业课
2016年12月13日 09:52:53 浏览量: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陈曦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俞敏洪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1月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时间”才是关键。“时间”是所有事情中最大的变量;每一个人,能把握的就是“时机”。何时伺机而动?何时该等待?何时出击?何时躲藏?何时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在效率速度飞跑的中国,在变化与喧嚣的中国,俞敏洪告诉你:抓住永恒,才是制胜之道。无论你是职场人士,还是在校学生,都应该了解,如何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本书中,自有答案。<
继百万册畅销书《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之后,俞敏洪花两年时间写成《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献给巨变时代奋斗着的年轻人。
有人说,俞敏洪是一个助人抵达梦想彼岸的摆渡人。而立之年,他走出体制,创办新东方,帮助年轻人去往外面的世界;年过半百,他顺应时代,做起投资人,支持年轻人成为下一个马云。
在书中,俞敏洪谈创业、谈合伙人、谈个人修炼、谈读书,文如其人,行文或自嘲,或犀利,或幽默,坦诚亲切,娓娓道来,好像一个智者和你面对面交谈。
任何领域的成功
都像一场马拉松
俞敏洪新书《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俞敏洪写给年轻人的8堂创业课》近日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2014年,俞敏洪曾经出版《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激励年轻人在这个身心备感压力的巨变时代,把握机会,主动改变,在无助失意的日子里坚定前行,成功逆袭。该书出版后即畅销百万册。
1993年,而立之年的他走出体制,创办新东方,帮助年轻人去往外面的世界;如今,年过半百的他顺应时代,做起投资人,支持年轻人成为下一个马云。
近两年,俞敏洪携手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前董事长盛希泰共同创立洪泰基金,通过该天使基金的资本力量,支持互联网教育创新,扶持更多年轻人走向创业道路。
从中关村一间小平房到新东方航母,从大学教师到影响中国教育格局的企业家,从人人尊敬的俞老师到致力于帮助年轻人的投资人,这些年来,俞敏洪经历过多次转变。许多人想知道,为什么早已获得成功的俞敏洪还要“跟风”,进行“二次创业”?在这本书里,俞敏洪将他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
俞敏洪认为,一个人的一生非要创业不可,创业意味着一个人在为自己的生命做主场,为自己的才能搭建舞台。但如果创业成为一句人人都能喊的口号,也会产生问题。当下的创业环境下,一些创业者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恨不能一步登天。事实上,任何领域的成功,都像一场马拉松,拼的是耐力,拼的是专注,拼的是持久。成功就是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并做到极致。
俞敏洪花费两年时间写作,首次全面梳理不同阶段的创业心得,讲述成就自我之道,写下了给年轻人的8堂创业课。在这本书中,他谈到“创业理念”“管理哲学”“投资原则”“创业者修炼”“生活哲学”等等。从怎样避免掉进创业的“坑”,到什么样的同伴适合做合伙人,从人生的几个关键词,到一年读100本书的秘诀……行文或自嘲,或犀利,或幽默,坦诚亲切,娓娓道来,好像一个智者和你面对面交谈。帮助读者用最少的时间获得他一生的创业精髓和人生智慧,先人一步摸到时代的脉搏,成为引领者,干出一番大事业。
任何时代的来临都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愿共同前进
第二次创业以来,俞敏洪最大的感受是: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时间”才是关键。
“时间”是所有事情中最大的变量;每一个人,能把握的就是“时机”。何时伺机而动?何时该等待?何时出击?何时躲藏?何时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俞敏洪希望读者领会“时间”这个变量,运用自己的人生规划技巧,让年轻人在充满竞争的职场和创业拼杀中脱颖而出。
在效率速度飞跑的中国,在变化与喧嚣的中国,俞敏洪告诉你:抓住永恒,才是制胜之道。无论你是职场人士,还是在校学生,都应该了解,如何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他用20年创业经验、50年生存智慧帮助年轻人当好自己的CEO,在不确定的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任何时代的来临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自己不愿意与时代共同前进。
创业者的三个条件:
乐观、自我认可、敢于放弃
在书中,俞敏洪提到了年轻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几点素质。作为一名助力年轻人抵达梦想彼岸的摆渡人,他坦承:“所有和我打过交道的年轻创业者中,我最喜欢、最愿意支持的,是乐观主义、自我认可、敢于放弃的人。”
“所谓的乐观主义是他必须对事业的发展有信心,尤其对中国的发展有信心,必须认可我们这个时代。”
俞敏洪在书中说,他1991年从北大出来开始创业,这一路虽然遇到很多事情,但他依然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我希望大家理解一个事实,现在出现的一些现象,包括诚信体系不完善、反腐路上的障碍、社会结构调整等,都是飞速发展的社会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如果你遇到一个必然会出现的问题时选择退缩,生活就没法继续下去了。就像结婚以后夫妻之间一定会发生矛盾,如果因为有矛盾你就不想过了,想离婚,那你就永远不会有家。”
创业者另一条必备素质是敢于放弃。他当初创办新东方时,曾到美国拜访了七八个大学同学,大部分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失败了怎么办?只有王强和徐小平愿意跟着他回来。等到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上市,回来的人都变成了亿万富翁。另外几个同学则懊悔不迭。
“这个世界上没有‘想当初’,因为当一切都已经为你准备好了时,你再选择,那不叫选择。”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2-09《我在故宫修文物》将上映 工匠精神与年...
- 2016-12-07二十四节气英文翻译不简单
- 2016-12-06穿越古今故事 打开时空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