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幸存者回忆录》:多丽丝·莱辛如何预言灾难

2016年08月09日 10:00:00 浏览量: 来源:深圳晚报 作者:谭宇宏

W020091106511346104719.jpg

  《幸存者回忆录》 《时光噬痕》 (英)多丽丝·莱辛 著 译林出版社 2016年6月出版

  译林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多丽丝·莱辛的两本著作——《幸存者回忆录》和《时光噬痕》。前者是幻想小说,后者是随笔集。

  多丽丝·莱辛被誉为英国文坛的常青树,她荣获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时已年近九十,获奖原因是这位女性经验的史诗作者“以其怀疑主义、激情和想象力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

  莱辛赞同不愉快的童年造就小说作家的说法,因为她自己的童年就是痛苦多于快乐。在《幸存者回忆录》中,你能看到童年对作者的影响,也会想象书中主人公、青春期叛逆的艾米莉以及她的童年生活在多大程度上带有作者本人的影子?小说中生存能力最强、同时也最野蛮凶狠的为何是一帮不满10岁的孩子?

  《幸存者回忆录》被誉为莱辛“最深刻的预言小说”。从书名看,它必定是关于灾难的,是对一场无法逃避的灾难局部场景的主观描述。这是很多年以后发生在将来的事情:世界终于被人类毁灭。一个中年女人独居于一幢清冷的公寓。有一个陌生人出现在客厅,将一个女孩和一只丑陋的狗扔给了她。一天,她公寓的墙竟自动敞开,她走进去,目睹了女孩的过去和一个神奇的空间……

  《幸存者回忆录》被公认为预言式的作品,那它究竟预言了什么呢?是预言人类文明的脆弱,在遭遇大灾难的非常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都将无可挽救地回到野蛮时代;还是借灾难场景呼吁持久的忠诚、爱和责任感的重要性?抑或是揭示我们的社会组织和系统并不能像它通常承诺的那样,能真正确保公民个人安全稳定的生活?甚至是预言了现代城市化的末日图景,以及在不可逃脱的命运面前个人的渺小与无奈?在这个问题上,也许给这部小说下定论会影响读者自由、自主的欣赏。有如许多现代经典小说那样,《幸存者回忆录》并不只有单一的寓意,更不是政治和社会学概念的图解。作品的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于读者个人在阅读过程获得的感受之中。读这部小说是一次对灾难的深度体验,是一次对人性的凝神沉思。

  相比于《幸存者回忆录》留给读者的众多谜团,《时光嗜痕》要易懂得多,这是莱辛多年随笔创作精华集结,从中可见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写作生涯里,她如何不断地以文学解读这个世界。从这本书里,可以读到小说世界之外真实的多丽丝·莱辛。简·奥斯汀的“淘夫婿”小说为何口口相传?文豪托尔斯泰的私生活里有什么鲜为人知的秘密?D·H·劳伦斯、弗吉尼亚·伍尔芙、穆丽尔·斯帕克等文学名家缘何历久弥新?多丽丝·莱辛以幽默精确的笔触,分享文坛轶闻,介绍各方名著;点评时代大事,书写养猫心得。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