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微生物菌种
“唤醒”沉睡的微生物菌种
2016年09月23日 09:48:52 浏览量: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刘 垠
一个菌种的“生死”循环
目前,保藏中心保存有各类微生物资源5700种、50000余株,用于专利程序的生物材料有1万余株。那么,数目庞大的微生物资源,从“清醒”到被“沉睡”经历了什么?
“菌种被送来后,首先进行存活度和纯度检测,然后用基因测定来核实菌种的正确性,继而用真空冷冻干燥法或液氮超低温冻结法保存菌种。”辛玉华说,保藏菌种时一般两种方法会互为备份,使用液氮法保存6份,真空法则要备份12个。
“通过冷冻技术处理后,细菌就会处于休眠状态。如果要活化使用,则需通过相应的培养液进行活化,才能恢复活性。”辛玉华以格氏嗜盐碱杆菌为例说,复活菌种所需的营养为:20%的氯化钠,酪蛋白、氨基酸、pH值为9等,在适宜的温度和培养基中,这些沉睡的细菌便会被重新唤醒。
专利靠前但“短板”尚存
如今,这里还保存着中科院微生物所送给毛主席的第一支灵芝菌种,有利于女性减肥的鼠李糖乳杆菌,还有可以减少田间施肥的同氮菌……
科学家相信,当今时代人类面临的挑战,包括养活众多的人口、生产可持续的能源、保护环境或减缓对环境的破坏,以及人类健康等等,都与生物学相关,可以从微生物世界中找到解决方案。
于是,越来越多的菌种被发现并唤醒后应用于人们生活。和其他知识产权专利不同,微生物是唯一一种可通过专利保护的生命形式,过去几年间,我国专利微生物年保藏量增长速度一直位居世界第一。
在保藏中心工作了20年的辛玉华坦言,自2000年以来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如今这里拥有了全世界一流的实验设备。但记者在实验室看到,像氨基酸分析仪、λ3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PTP1温控系统、Qpix2全自动菌落挑取系统、变性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必备高端设备,均产自德国、美国、日本;而国产的仅有普通冰箱、电磁炉、色谱仪等低端设备。
“硬件设施和保藏技术都是国际先进,和国外的差距是菌种种类的多样性还不够丰富。”辛玉华介绍,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为纯商业机构,菌种保藏的较全面、应用型也更强;德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是欧洲规模最大的生物资源中心,细菌菌种保存见长;而半政府性质的荷兰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真菌菌种最为齐全。
“保藏中心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新物种及新用途菌株,另一方面也与国外一流的菌保中心互相交换菌种,进而补充丰富菌种种类。”辛玉华说,此前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发表了全球微生物资源数据共享北京宣言,倡导重大微生物信息化国际合作计划,推动全球微生物资源信息化建设迈向新高度。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