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浙江文丛》已出版500册
2017年03月15日 10:30:53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张丽红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安平秋说,这是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的血脉工程。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胡小罕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你看今天不就实现了吗?
在香港大学作交流的钱志熙教授说,香港大学的图书馆里到处都摆着这套书,身为浙江人,他觉得特别荣幸。
浙江大学古籍所所长张涌泉说,这套丛书90%以上的图书都是点校整理,真的很不容易的……
这些大咖们说的就是“浙江文丛”。
“浙江文丛”是浙江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地方文献整理出版项目,系统收录1911年以前浙籍先贤的著作以及研究浙江的经典著作。项目开始于2010年,迄今已经整理出版了128位浙江文化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化名家的文集,涵盖哲学、文学、史学等各个学科,合计500册,约计1.25亿字。
浙江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为本丛书作序。
3月10日,由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主办、浙江古籍出版社协办的“浙江文丛”编辑出版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版权局副局长单烈,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董事长、总裁童健,以及浙江文丛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平秋、包伟民、陈红民、何俊、廖可斌、钱志熙、张涌泉等著名学者出席。
单烈说,《浙江文丛》是对浙江历代文献经典的第一次全面整理,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出版史上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影响力也将最为持久的出版项目。
“浙江素有人文渊薮、文献之邦的美誉。浙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人才辈出,载入史册的浙江文化名家逾千人,他们为中国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历史上曾经有学者对浙江文献进行过局部梳理,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历史的局限,缺乏有组织有系统的整理出版,存在不足和遗憾。”关于“文丛”实施的缘起,童健说,整理浙江历史文献,抢救古籍善本,积极促进浙学学科建设,既是鉴古开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服务当下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是一项功在当代、泽溉千秋的文化大业,必将有益于世人更好地了解浙江,认识中国,启迪未来。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七位到会专家均为“浙江文丛”学术委员会成员,是“浙江文丛”项目的审订者和智囊团,也是从无到有的见证者。对二期工程的选目,专家们进行了具体的筛选讨论,给出了中肯的意见。
据悉,目前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已经正式开始了“文丛”二期工程的编辑出版工作,按计划推进。二期工程预计再用五年时间,出版图书300册,并逐步完成浙江经典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3-12有一种心情叫共鸣:浙江经验领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