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当代辞赋作者应关切社会重大题材
专家:当代辞赋作者应关切社会重大题材
2017年01月10日 13:17:24 浏览量: 来源:新华社 作者:白瀛
作为传统文化瑰宝的辞赋文学,在新的时代一定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古赋为体,今辞为用,求正容变,继雅开新,赋古典以新意,寓今文以古风。
辞赋,一种起源于战国时代、衰落于历史长河中的文体,在当代如何发展?中国作协《中华辞赋》杂志社1月8日在京主办的创刊三周年恳谈会上,专家认为,当代辞赋作者应更多关切当下社会重大题材,同时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力求“古赋为体,今辞为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仁珪指出,辞赋这种古老文体要想在当代有更大发展,就需要创作者用辞赋的文体表达社会重大题材的关切;而赋体文学的特色正好为重大题材的写作提供了形式上的保障。
他说,赋和诗比较起来,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精言诗之所能言——赋通过不断排比、反复的描述、议论,能够反映重大的题材内容。“我们要提倡大家写赋的时候要关切重大题材,比如现在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公民道德素质也有待提高。作为赋者,应该把更多的眼光投向这样重大的题材,既要歌颂,同时也要有所反思、有所提倡。”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李东东指出,辞赋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韵散结合、体物写志、行文铺张扬厉、语言华美瑰丽的特点,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当代辞赋创作者,除了要浓墨重彩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描绘中华民族的奋斗征程和伟大创造及带来的历史巨变之外,对辞赋这种文体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她认为,遵循赋体的骈偶、音律、句式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用韵可以适当自由,不必拘泥于古音,但需朗朗上口,通篇力争做到法度严谨,声律谐协,文辞隽永,自然流畅。
《中华辞赋》总编辑闵凡路说,作为传统文化瑰宝的辞赋文学,在新的时代一定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古赋为体,今辞为用,求正容变,继雅开新,赋古典以新意,寓今文以古风。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1-06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 2017-01-04一部超乎文学之上的大书《冯雪峰全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