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杭州滑稽戏有望登上鸡年春晚
第一次!杭州滑稽戏有望登上鸡年春晚
2017年01月04日 16:05:17 浏览量: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张向芳
农历新年越来越近了,备受关注的央视鸡年春晚在2016年12月底进行了语言类节目终审。据了解,2017年春晚将推选出9个至10个语言类作品登上春晚舞台,数量之多堪称近年来春晚之最。
在终审入选的名单上,跟冯巩、潘长江、蔡明这些大腕的节目同时出现的,还有杭州滑稽艺术剧院的节目。
若最终一切顺利,这个来自江南的节目有望登上春晚舞台。这将是杭滑的第一次,也是杭州节目的第一次。
大腕云集压力巨大,要成功必须从内部突破
剧本改了50多稿
春晚语言类节目的终审是2016年12月22日进行的,杭滑的节目排在下午第二场。演完后,忐忑了一晚上,第二天下午接到了通知。杭州滑稽艺术剧院院长董其峰当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杭滑工作微信群报告:在你们的支持下,通过了终审。
董其峰说,有些兴奋,更多的是压力。因为节目还在修改,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能松懈。
在冯巩、潘长江、蔡明、郭冬临等组成的大腕堆里,董其峰等四名杭州演员完全是“新人”,压力可想而知。
摆在面前的两大挑战,一是节目的风格,二是时间上的把控。南北节目的主要差异在于,北方小品重语言包袱,一开场就要用语言魅力抓住观众。南方节目则重剧情包袱,娓娓道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为了让节目能适应全国的观众,春晚节目组特别委派辽宁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赵旭对节目进行了偏北风味的编排和导演。光是开头,就修改了50多稿。
每天排练十几遍,满头大汗地排,练到夜里二三点是常有的事。高压、高强度的训练,让女演员不知道哭了多少回。
压力巨大,也非常锻炼人。严格的封闭训练中,为了缓解一下压力,董其峰有天专门请了个假,四个演员一起去看了场电影——张艺谋的《长城》。看电影回来,董其峰跟大家说,鸡蛋,从外面被打破是食物,从内破壳而出就是生命。我们要在压力中成长。
从抗拒到接受,再到吸收,南北风格不断融合,演员们用工匠精神一次次精心打磨着节目。
让春晚总导演笑出眼泪的节目
将改变观众对南方男人的印象
从200多个选题中脱颖而出,再从20个入围作品中过关斩将,杭滑通过终审审查的节目,是一出杭州滑稽戏。本来没抱太大希望,在第一次“读本子”(读剧本为主,小幅度的简单表演)时,他们的表演“笑果”非常强,董其峰看到总导演杨东升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这让他们有了信心。
因为签了保密协议,不方便透露节目名称和内容,不过这出滑稽戏已经在浙江各地演过30多场,相对比较成熟,今年它还登上了央视三套《我爱满堂彩》节目。就是《我爱满堂彩》栏目把该节目推荐给了央视春晚导演组。
语言类节目难度大,节奏、表情都要控制好。比如预期的爆笑,如果在观众这里变成了小龇牙笑,效果会打折扣。再比如说出一句话观众笑了,是等观众笑完呢,还是恰到好处说出第二句话,这些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本事,要靠自己琢磨和临场应变。
经过修改后的节目,一个天然的优势——方言被拿掉了。为了照顾全国的观众,方言改成了普通话。南方的一些方言,妙在“一句话能代替几句话”,演员说一半观众领会一半,观众的“秒懂”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普通话则需要把意思全部直白地告诉观众。
虽然语言优势没有了,但滑稽戏的精髓保留了下来——细致、幽默、娓娓道来的风格,南方的韵味、剧情和人物性格都还原汁原味地存在。而且更重要的是,节目将改变观众对南方男人的印象。节目里的主人公,是个外柔内刚、具有“杭铁头”精神的男人,有正义感,爱憎分明,该出手时就出手。
如果节目能成功在鸡年春晚上演出,董其峰希望,在为观众带去笑声的同时,也对观众内心有所触动。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1-04鸡年春晚总导演谈新年愿望:春晚做得好...
- 2017-01-04人民日报年度话题:要现实,也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