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珍品扎堆西泠秋拍
从文征明到刘海粟、雷诺阿的杰作,从叔本华到川端康成、鲁迅,再到施特劳斯的手稿,竞相亮相35个拍卖专场——
中外珍品扎堆西泠秋拍
2016年12月13日 09:52:55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刘慧
名人手迹一字千金
本次秋拍将推出首个日本文学大师手稿专题,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大正浪漫主义代表诗人与画家竹久梦二、有“日本的海明威”之称的三岛由纪夫、本格派推理名作家江户川乱步等的手迹,都将首度现身。
在漫长历史中,中国与日本文学的共生关系不仅体现在文字的借鉴上,也存在于人物的交流中。2016西泠秋拍日本文学专题有望能够延续这种缘分。《重生》是日本文学泰斗川端康成赠予巌谷大四的一幅草书作品。川端康成所书“重生”二字,与其文学作品一样极富抒情性与根植于其生命中的哀愁。
而标的上款人巌谷大四为日本著名童话作家巌谷小波四子,从事文艺批评及儿童文学创作,与川端康成均为镰仓文库编辑者。
叔本华罕见的整本哲学手稿也绝无仅有。根据其对北欧神话诗集《诗体埃达》的引用情况,可判断写笔记时间在1830年左右,其时居柏林。7种语言抄录的格言,其中有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中依阿古的台词:若非可以从中获益,跟如此愚笨的人周旋简直玷污我的知识。
“圆舞曲之王”是小约翰·施特劳斯于1881年为轻歌剧《快乐的战争》创作的初稿,为人声部分写作,歌词亦为亲笔。其中第一幕第三号《巴尔塔萨》为男高音歌曲,使用双五线谱。第一幕结尾部分原稿中,包括维奥莱塔与翁贝托的双重唱以及管弦乐伴奏部分,同样可见大量修改。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还有一份珍贵的鲁迅手书《古小说钩沉——齐谐记》文稿,由周作人题跋。这是鲁迅写了一辈子的书,从17岁开始收集整理素材,30年间不断辑校,并多方谋求出版。鲁迅的手书在拍卖市场可谓“一字千金”,像这样完整篇章的文稿十分罕见。
西方经典荟萃杭城
传统雅韵之外,本场多个外国珍品门类同样引起国内藏家关注。中外名人手迹专场、西方大师绘画作品专场、西洋钟及西方古物专场、威士忌白兰地洋酒佳酿专场,跨越国度,成为国内艺术收藏新的风向标。
继去年重磅推出“中国首届近现代西方大师作品专场”之后,西泠秋拍今年又推出西方大师馆藏级作品——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晚年的作品《草地上的裸女》,流线型的轮廓将人体与周围环境相融。雷诺阿大胆的笔触揭露了空间和光是如何巧妙地施加影响于人体之上的。
雷诺阿生活在19世纪,是画坛出了名的“暖男”。当时,他的印象派画家朋友莫奈、塞尚、毕沙罗等人,经常去小酒馆过夜,喝着小酒聊八卦、谈理想。雷诺阿几乎从不参加,下了班就按时回家画画。他觉得每天泡吧既伤身体又影响工作,画家就应该少说废话多画画。雷诺阿一生留下了6000多幅作品,从学会画画到他去世,平均每3天就能画一幅画,所以他的人生,除了画画,还是画画。
在雷诺阿成堆的画作中,最让人过目不忘的是他笔下的那些女人。雷诺阿温柔地对待每一个模特,婚后则变成了一个居家男,画的女人基本上是佣人或者亲戚。《草地上的裸女》正是雷诺阿晚期最著名的一幅作品。西泠秋拍上的这件作品是《草地上的裸女》最初版,来源于雷诺阿画室,曾被法国巴黎威尔斯顿画廊和日本私人美术馆收藏,早在1918年就被收录于《雷诺阿作品集》。
除雷诺阿外,还有高更、达利、戈因等人的经典作品。高更双面纸本素描《保罗·帕罗尼尼肖像》,背面画作“河堤”中有完全睁开的一只眼睛,充满魅力,耐人寻味。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1960年创作的《无题》,由藏家直接得自画家本人。达利使用古老的蘸水笔,肆意运力线条,毫不犹疑的一笔运作,令人惊叹。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2-12中青报:中国文艺拉开史诗化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