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阅读生态应该多样化

——对话浙江图书馆馆长徐晓军
2016年11月18日 11:03:52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张磊

浙江省图书馆馆长 徐晓军.jpg

  浙江省图书馆馆长徐晓军  李建 摄

  全民阅读的话题,近日逐渐升温!
  第二届浙江省全民阅读节于11月18日至20日在浙江宁波举行,本届阅读节以“享阅读之乐,建书香之城”为主题,通过书展、主题论坛和阅读推广等系列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让书香溢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公共图书馆是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他们对全民阅读有怎样的看法和建议?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图书馆(以下简称“浙图”),听听馆长徐晓军是怎么说的。

  盯着电脑手机,经典阅读不足

  记者:今年,浙图推出《浙江省公共图书馆2015年度阅读报告》,对全省100家公共图书馆进行了数据统计和综合分析,推出这一报告的目的是什么?

  徐晓军:浙图发布《浙江省公共图书馆2015年度阅读报告》,以2015年全省公共图书馆大数据为基础,全面分析了浙江省居民的阅读现状、阅读需求、阅读行为、阅读趋势,为全面了解浙江省读者的阅读情况提供了图书馆的也是传统分享阅读的视角和可参考的依据。长久以来,图书馆发挥着启迪明智、资源共享的功能,无论从经济分享和公众阅读的角度,这份报告都十分有意义。
   记者:当前大众阅读存在怎样的倾向和问题,原因何在?
   徐晓军:目前,全民阅读存在两种倾向:一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之间在文化方面存在差距。就资源分享而言,城乡差别明显。二是在“互联网+”时代,大众阅读生态偏单一化、碎片化。简而言之,阅读生态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当下公众阅读大多是一种借助电脑或者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的快餐式浅阅读,甚至是“经典代读”,对经典的阅读相对不足。加之网络上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除了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我们还鼓励大家多读经典书籍,尤其是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书。
   记者: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人买书、读书都借助网络,这有没有对图书馆带来明显影响?
   徐晓军:和很多人的想象不同,互联网的发展并没有给图书馆带来多大冲击:2015年,全省持证读者1403万,其中173.5万人从图书馆借阅各类文献4837万册件,人均27.9册,图书馆的借阅量在逐年上升。图书馆不仅只是提供书,还能提供智慧碰撞、知识互相交流的场所,营造有益的氛围。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