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阅读背后的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去图书馆?
文明阅读背后的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去图书馆?
2016年11月11日 20:31:08 浏览量: 来源:浙江新闻APP 作者:金妍 潘培
要了解一座城市,可以先去看看那里的图书馆。
大抵,拥有设施完备、整洁环境、宽敞空间的图书馆是这个城市人们最幸福的事儿。然而天渐冷,广受称赞的杭州图书馆里也有一些不适宜的行为,详细请看》》 继宜家沦陷之后 杭州图书馆也被睡客们侵占了
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认为,图书馆是一个文化场所,他们希望读者都能在这里感觉到一种宽松的氛围,不想通过过于严格的制度来约束,给大家造成一种心理压力,所以这些不文明行为在轻拍提醒后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然而在这些行为背后,引发了一些思考。
你的答案是什么?也许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去图书馆,或是跟风,或是纯粹为了休闲,不自觉地出现了不自律的行为,让去图书馆这件事儿变了味道。于是就有了以下陋习:
【图书馆里的读书时间被手机抢走了】
11月1日,湖北省襄阳市,读者在市图书馆读书时,习惯性拿出手机翻阅,从刷朋友圈、逛淘宝、玩游戏,到看韩剧、聊天,一不小心,在图书馆读书的时间又被手机抢占了,无法完成一段深度阅读。
现代的手机太智能了,从而造成了人上瘾的现象,手机的干扰使人无法专心,据媒体统计,目前国内大学生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5小时。即使人们专门到图书馆读书,也无法避免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诱惑。
有人也提出,以手机、电子书、网络等电子终端为主要载体的“碎片化阅读”也属于阅读的一部分。然而,“碎片化阅读”的特点即阅读模式不完整、断断续续。
随着这种阅读方式“普及率”越来越高,类似“碎片化阅读导致人们缺少思考”、“浅阅读盛行”等话题一再被提及。
专家认为,碎片化阅读不可能完成深度阅读 。碎片化阅读始终不可能完成真正的经典阅读,经典是一个整体,不可切割。只有用整体时间“交换”整体内容。
一名正在玩手机的读者面前桌上摆了一摞书。
身在图书馆,心在手机的读者。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