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数字知识传播时代来临,在文化领域有什么新体验?

2016年10月25日 09:35:44 浏览量: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经历了1944-1949年的“看守式保护”及此后三十年的“抢救性保护”,敦煌研究院于上世纪80年代由樊锦诗提出进入“科学性保护”时期,并在1993年就开始了 “数字化保护”方面的探索。

  樊锦诗介绍,在上世纪40年代敦煌研究院的专家连相机都没有,记录工作只能通过临摹,但要将一整个洞窟准确临摹下来非常难。有了数字化技术后,效率大大提升。

  “敦煌石窟数字化实际上是用数字采集、数字处理、存储、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技术对敦煌石窟复原,用多种手段对敦煌石窟艺术进行解读、研究、保护、传播、弘扬和科学管理,以达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目的。在我们的数字采集现场,会在地上铺轨道,为了保证拍摄的准确,拍摄用的灯光不只为了照明,还要注意保护壁画,我们有现场的监视,如果拍得不合适可以马上重拍。”

  樊锦诗表示她最初目的是做成档案,但是后来她意识到这些数字技术可以做更多。比如细致的成像还能把一些研究者在洞窟环境里肉眼难以观察的细节反应出来,像山水、树木、花草放大后,笔画的质感效果、渲染的技法都看得清了。

  此外,通过数字技术还能采集记录不同壁画的现状以及病害信息,不仅可以对壁画妥善修复,还可以对洞窟作日常监测记录。通过这些数据建模,就可以在电脑上对颜色的演变进行探讨,从而判断哪一种色彩更适合复原使用。

  除了记录、研究,数字技术还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樊锦诗介绍:“我们对敦煌石窟的海量数字进行分类研究、加工处理,制作视频、动漫、虚拟漫游(VR)等不同类型的数字节目,多方位、多视角地对世界传播我们的文化艺术。我们认为应该把高新科技跟古老文化结合,所以建议国家修一个敦煌研究院数字展示中心,现已投入运营,能让观众先到电影院里边去看宽银幕电影,然后再看球幕电影,最后再看洞。这么做改变了过去只看洞的模式,提高了观众的兴趣,观众欣赏水平也提高了。而且特别减轻了我们洞窟开放的压力,有效的保护了洞窟。”

  最后樊锦诗提出自己的构想,认为保护应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向智能化、技术化上升:“第一,提高检索的能力,现在已实现用自然语言的探索,应该提高检索能力还要能用图象来检索。第二,丰富数据库内容,因为数据库现在还不够,我们将来要完成敦煌学、敦煌壁画、敦煌保护等各方面的知识图谱与知识库建设。第三,更丰富展示形式,目前大家只能看到单幅的画和整洞的浏览,下一步应该用虚拟现实技术、动画的技术,来进一步丰富展览的形式、增强参观洞窟现场的现实感。第四,敦煌艺术素材的提取和文创发展,我们应该为这个制作出一套设备,快速地提取素材与加工。第五,推进预防性保护,我们不能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保护,要预防性保护就要利用现经有本体的数据、环境的数据,把这两个结合起来进行大数据分析,然后找出原因,并且用这个做根据来采取预防性的保护措施。文化数字化技术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要做好数字化的传承与创新一定要做好文化的内涵、艺术水准要高,总而言之就是要把文化、艺术、科技完美地结合。”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