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砖上惊现来自明代的猫狗脚印
南京城墙砖上惊现来自明代的猫狗脚印
2016年10月25日 10:44:15 浏览量: 来源:金陵晚报 作者:于峰
标准的明代初年烧造城砖
有人怀疑,这块城砖不是明代的城砖,是清代的;也有人认为,小猫的脚印是后来印上去的。对此,王林做了细细考证。
“首先,这肯定是一块明代城砖!”王林说,在由明城垣史博物馆编纂的《南京城墙砖文》一书中,收录有“吉安府庐陵县”铭文的城砖,表明该城砖烧造于明初,比其他铭文较多的城砖年代更早。而吉安府庐陵县,就是指现在的江西省吉安县。“庐陵”是吉安的古称,从秦汉时期就开始用,一直到1914年,才改庐陵县为吉安县。
据史料记载,明代初年江西行省的吉安府是南京明城砖的一个重要产地,其下辖的县,除了庐陵县以外,泰和、吉水、永丰、安福、龙泉、万安、永新、永宁等县也为了南京建造城墙烧造过城砖,相关铭文的城砖,如今还能够在南京城墙上找到。
那么,小猫小狗的脚印,又怎么出现在南京城砖上呢?王林推测,这可能和城砖的烧造有关。他说,城砖烧造中,不同的工匠各司其职,负责各个工序,其中包括窑匠和坯匠。砖坯脱模以后,要进行晾晒,这时,一只调皮的小猫或者小狗跑到了砖坯上,在没有干的表面留下了脚印,形成了“城砖猫狗脚印”的独特效果。
这种砖头是怎么通过验收的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城墙专家。专家表示,城砖上出现“小猫小狗”的脚印,这真的非常罕见,“以前都没有发现过”,当然也很有趣。王林对脚印形成原因的推测,应该是正确的,明朝初年,江西这只小猫小狗的顽皮几脚,留到现在,从一个侧面向现代人解释了明城砖烧造中的一个工序。
有网友指出,明代初年朱元璋建造明城墙,对工程质量抓得很严,检验城砖时,要有两名军人各拿一块城砖对敲,敲不坏才算质量合格。这种有着猫狗脚印的城砖明显属于“不合格品”,怎么会出现在城墙上呢?
专家推测,这很可能是因为这块城砖烧制年代较早,是洪武初年,当时还没有形成那么严格的城砖验收制度。
南京古墓中曾发现“人手印砖”
据悉,砖上留下动物或者人的印记,在城墙上的发现,此前还没有先例,但在南京地区古建筑或者古墓所有砖上,发现过古代人留下的印记,不是脚印,是手印!
在江宁博物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件六朝“手印砖”及其拓片,这块发现于江宁谷里南朝墓的墓砖上,赫然有一个人的手印。而在高淳的东坝、淳溪、砖墙等乡镇,还有不少“手印砖房”,房子每一块砖头上都有一个大大的手印。
专家推测,南朝墓里常见的“手印砖”并没有太多的特殊含义,可能是工匠在烧砖的时候,出于开玩笑的目的而故意印上去的,为自己留一个记号。 高淳民房上密布的“手印”,则可能有民俗方面的含义,也可能制砖时用手按砖坯时留下来的。于峰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09-29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的大戏了——新编现代...
- 2016-09-26钱塘江潮水汹涌壮观
- 2016-09-03南京市第一所女子中学挂牌成立 量身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