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在探索中崛起
中国动漫在探索中崛起
2016年10月08日 15:47:24 浏览量: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国产动漫电影《大圣归来》海报
9月15日至17日,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第五届动漫北京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众多漫迷不仅可以漫步于二次元世界,还可以现场体验VR智能硬件、主机游戏、手机游戏、动漫游戏及周边衍生品等。
随着《大圣归来》、《大鱼海棠》、《摇滚藏獒》等风格各异的国产动漫电影作品相继推出,中国动漫产业用成绩向关注者展现他们在努力将中国动漫产业推向新的高峰。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是什么?已经成熟的日本动漫产业有何可取之处?
产业流程不同 市场效果迥异
9月20日,“老九漫画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王九成笔名老九,致力于漫画创作30年。最近,在各方积极促成下,他的漫画集《漫画红都》被改编为动漫剧,正在拍摄中。谈到动漫产业,王九成滔滔不绝。
王九成说,中国动漫近几年发展较快,但距世界动漫领先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相比之下,日本动漫风靡20多年,在世界一直居于领先地位,目前并没有衰落的迹象。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日本动漫按照产业的规律发展,具有完整的产业链。
日本动漫产业的第一条产业链以漫画和漫画刊物为基础。其按照漫画刊登后的读者量随时进行调整,同时也随时淘汰不受读者欢迎的漫画作品。这个链条的关键在于关注市场,也就是关注读者。
第二条产业链便是将漫画改编为动漫剧,加入动漫商的参与。当动漫剧播出后,收视率的高低便可以直接反映出动漫作品的受欢迎程度。相较于第一产业链对读者的不自觉培育,第二产业链更为刻意锁定观众。
第三条产业链为版权交易。日本对于动漫的版权十分重视。
第四条产业链便是市场上常见的动漫衍生品,比如,机器猫玩偶、《千与千寻》手提袋等。
相比日本动漫产业严格遵守产业发展规律、按部就班开发动漫产品,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道路与之大为不同。很多漫画没有刊物和图书的基础,出现在电视或者大银幕上的时候也是观众第一次接触它的时候。
“因为动漫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高技术的特点,直接做出动漫产品,用市场试水是十分冒险的行为。高投入的背后没有高口碑的支撑,很容易陷入入不敷出的惨状。”王九成说。虽然如《大圣归来》等动漫作品用票房证明了实力,但是依然有例如《大耳朵图图》、《电光小子》等因创意受限而口碑平平的前车之鉴。
“日本动漫单行本最多投入20万元,一部动漫电影的投入上千万元。这样的资金投入与国产动漫相比并不多。”王九成说。
抛开日本成熟的产业链,美国的动漫产业也是较为成功的案例。从“漫威”的不老英雄由“二次元”摇身变为“三次元”,到具有迪士尼梦工厂特点的画风具有显著识别性,在动漫产业方面,美国人似乎学会了德国人的谨慎,从漫画到动漫,再到动漫衍生品,都是按部就班不敢越雷池一步的。
“由于产业流程不同,造成动漫市场迥异。没有读者基础的中国动漫作品有时候像在下赌注,胜败在此一举的例子很多。”王九成说。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09-30《2016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 2016-09-29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创意“新生”
- 2016-09-26表情包:为社交而生,给动漫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