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吗?宋代皇帝喝的茶 白凝如雪
你见过吗?宋代皇帝喝的茶 白凝如雪
2016年09月20日 14:23:55 浏览量: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
现代的开封,是一座“慢”城。只有真正进来才会发现,其实,是悠长的岁月拖长了她的品味,是历史与文化赋予了她恬淡的优雅,她,如持茶赠人,茶香沁骨、温柔醇厚。
点茶,是“斗茶”中衍生的一种茶艺方式。虽名“斗”,实际是“雅玩”。
具体方法是,将蒸青的团饼碾碎成末,用一种称为竹筛子的茶筅来回搅打,用独特的器具遮挡,不使热水直冲茶叶,最终,泡出异香的茶汤来——日本的抹茶道,即是来源于宋朝的点茶。
这般讲究的茶艺,就是出自宋都城汴京。当时,宋城内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并著书立说,加以理论化。如风雅皇帝宋徽宗赵佶撰写的《大观茶论》,蔡襄撰写的《茶录》等等。贡茶专著多达25部,赞美的诗词近千首,历史上再也绝无仅有。另外,还有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确确实实体现出了“雅玩”之“雅”,及“玩”的兴致。
“宋代,将茶制作成小銙状,碾成粉末后收匀,置于黑釉的茶盏中,放入少许沸水,调成膏状,如同黏稠的胶体一般。调匀以后,第一次注水、击拂。击拂,又叫运筅,即用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总共注入7次水,每次注水,汤面会出现不同的纹路。击打完之后的茶沫呈什么样的姿态最为标准,用宋徽宗当时的评语,应为‘白如凝雪’。
“点茶”之美,首先就是好茶带来的美味享受。据介绍,“点茶”的原料产自福建建瓯——宋代皇家贡茶院产地。两宋皇帝只喝宋代贡茶院所产的北苑贡茶,并在开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皇家饮茶文化,点茶和分茶法,因此也形成了中国茶艺的最高境界。
“茶沫是白色的,所以宋代选用的茶盏多为建窑出产的黑釉兔毫盏,这样能清晰地展现不同击打时的细节变化,黑白分明,煞是好看。”当地的点茶师傅介绍,点茶,一要注意调膏,二要有节奏地注水,三是茶筅击拂得视情而有轻重缓急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点出最佳效果的茶汤来。这种高明的点茶能手,被称之为“三昧手”。
北宋苏轼《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让这种点茶,成为诗化的绝美画面。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