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这十部体育纪录片,像奥运会一样令人热血沸腾

2016年08月24日 15:00:00 浏览量: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西门补皮裤

  女排里约奥运夺冠,看完决赛的人几乎都哭了。一位朋友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真正现象级的综艺真人秀,只有一个——体育竞技!

  此话有理。运动员几十年的人生浓缩于奥运竞赛场地,无论失意还是得意,镜头里都是最真实的表达。

  体育竞技和纪录片又都得益于一个因素——时间。时间能让一部纪录片更厚重,时间成就了一个运动员的坚持和韧性,时间让胜负有了更多的含义,时间也能够让一个普通人诞生奇迹。

  所以,奥运会就要结束了,如果你还没有过足瘾,不妨看看这十部体育纪录片,它们同样令人热血沸腾。

  《攀登梅鲁峰》(Meru)

  关键词:登山

  登山是我最热爱的体育题材,没有之一。因为喜欢登山的都是疯子,他们不仅异想天开,百折不挠,每一次还都视死如归,最后的登顶称得上是奇迹。所以无论多枯燥的登山影片,我都看得津津有味。

  美籍华裔登山探险家吉米·金(Jimmy Chin)依据自身经历拍摄的影片《攀登梅鲁峰》,去年在各大电影节都广受好评,不但情节引人入胜,音乐剪辑更是锦上添花。

  梅鲁峰虽然没有珠穆朗玛名气大,但也是印度境内的一个“刁蛮小公举”。6660米的它虽然不高但名列世界难登榜前五,据说至今只有三个人征服过她。

  为什么?因为它是雪山和岩壁的组合拳,中间那段近乎90度的嘴脸更是相当可怕。

  片里的Jimmy Chin、Conrad Anker、Renan Ozturk三个疯子,偏偏还选择了一条此前从未被征服的线路——鲨鱼鳍(Shark's Fin),听名字你就知道有多险恶。据说这条线路又陡峭又湿滑,而且,将帐篷钉在岩壁上是唯一的选择……想象一下,夜晚睡(站)在帐篷里,脚下是万丈深渊,裆下该是多么凉爽!

  这是一条从未被征服的线路。

  疯子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去赌,谁也拦不住!

  2008年三个人在第一次的征途失败了,离峰顶只有200米的地方因为物资实在不够了被迫下撤。

  2011年,他们开始了危险的第二次征途。虽然有了前车之鉴,但意外还是频发:先是帐篷主梁在睡梦中折断,然后是Renan差点中风发作,一晚上都在说胡话,幸好山神保佑,他们还是登上了顶峰。

  影片中有句话很诗意地阐释了登山的终极意义:梅鲁峰是人间、天堂与地狱的交汇处。那些恶魔一样没有人去过的险境,也有着最美丽的风景。

  同类题材纪录影片:

  《伟哉圣母峰》(Everest):一部斥巨资以超大电影机拍摄的圣母峰影片。

  《触摸世界之巅》(Touch The Top Of The World):记录了第一位登上世界之巅的盲人!

  《卡瓦格博》:中日联合登山队两次攀登卡瓦格博雪峰惊心动魄的过程。

  《山地自行车之旅》(Life Cycles

  关键词:山地自行车

  这部纪录片中,从第一个镜头开始,你就会感受到山地自行车在片中被视为生命甚至图腾。

  影片一开始就拍摄了自行车的“出生”,俊俏男婴是如何在流水线被打磨成硬汉。

  影片有意识地避开了传统自行车电影的嘻哈风格,洗刷掉五颜六色,回归现实,难得的以小见大。

  “生命的秘密有时难以被发现,悠扬的河流、天空的云朵和伟大的奇迹都被生命联系起来,有趣的是真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地表孕育了生物,种子孕育了植物,而锻造与火焰则孕育了人类的工业,强大的工业使人类成为这个地球上最强大的生物,而自行车是人类最完美的发明。”旁白也写得如此大气磅礴。

  莱恩·吉布(Ryan Gibb)和德里克·法兰科斯基(Derek Frankowski)都来自加拿大。《Life Cycles》是两人合伙开公司后的处女作。从写剧本到筹集资金再到制作完成,他们用了六年。其中光素材量就达到了4TB。虽然片子的投资没多少,但画质漂亮得令人流泪。

  一共有8位车手参与拍摄。导演对车手的挑选非常严格,“电影中的每位车手都有各自的特长。我们想要强调骑行的风格,尽量使这部电影感觉平衡,而不是单单讲述某一种骑行风格。”

  他们也坦言片子受到《行星地球》的启发,《Life Cycles》里面也采用了四季更迭的场景。

  《Life Cycles》讲述了自行车从生到死的一个循环,片尾还出现了老旧的自行车。

  “我依然记得我的第一辆自行车,它带给我最美好的回忆。我还记得从门口楼梯上骑下的爽快感,虽然我那时才7岁,就好像发生在昨天。我们骑着车在马路上穿梭,比赛谁先到达街角的GIANT车店,我们为了自行车花去了所有的零花钱,但是我们获得了别人不曾感受到的快乐。”

  “有一天,我的第一辆自行车最终报废了,我一直认为它并没有离我而去,它已经融入了我的生命。无论我们造物如何精良,无论我们对其有多么热爱,正如世间万物,无论是什么原因,它们最终都会慢慢离开我们。”

  有个心理准备,看完可能会有剁手买车的冲动。

  同类题材纪录影片:

  《非洲自行车爱好者》:讲的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骑车的我们的非洲苦难兄弟们……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