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观点 | 你想让孩子当鸡头还是凤尾——从经济学角度看待同伴效应

2016年12月22日 15:23:56 浏览量: 来源:微信公众号“花生教育” 作者:冯晗

  我们能利用同伴效应来提高学生成绩吗?

  同学间在学习上会互相影响,这是经济学中经常讨论的同伴效应(Peer Effects)的一个例子。

  有很多研究都发现,如果能与更优秀的人做同学、朋友,那你的成绩也多少会有所改善。孟母三迁,也就是为了这个。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似乎可以通过同伴效应来提高少数人的成绩。

  不过,那些离你而去的人,依然是其他人的同伴。如果你是政策制定者,那么即使你知道把最好的学生分到一个班里可以提高他们彼此的成绩,你也未必就应该这样做。因为这样会降低剩下学生的同伴质量,损害他们的利益,这未必是你所希望看到的。

  那么,在学生整体不变的情况下,是否有可能通过恰当的安排,通过同伴效应,在不损害任何人利益的情况下,至少提高部分人的成绩呢?

  这个目标看起来很理想化,不过,还真有研究的结果表明,这看起来并非没可能。比如,有一些研究发现,相比学霸,学渣更容易受同伴影响。按这个结果,是不是刻意地把学霸跟学渣安排在一起,就能最大化学霸对其他人的正面影响,而不给他带来多少负面影响?

  当然,这仍然只是个理想化的推测,所以为了看看它是否符合现实,有人真的做了尝试。

  一次实验

  从2007年开始,三位经济学家Scott Carrell, Bruce Sacerdote和James West就在美国空军学院(USAFA,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Academy)用两届新生做了一次实验。

  美国空军学院是一所旨在为美国空军培养初级军官的军事学校。它同时也是一所全美承认的四年制大学。在接受军事训练的同时,学生也需要选择修习不同的文化课程,并在毕业时获得学士学位。

  作为一所军校,与一般院校不同的是,学生会被分成若干个中队(Squadrons),每个中队有大约120名学生。同一个中队的学生会一起生活、训练和就餐,阅兵和校内体育比赛也同样以中队为单位实施。在入学的前七个月内,新生甚至不被允许踏入其他中队的场地。这些安排使得同一个中队的人会有更多的社交往来,其人际关系也要密切得多,因而很自然地,彼此之间也会在很多方面,包括学习成绩上产生被我们称作同伴效应的互相影响。

  不管来自哪个中队的学生,都会被随机分配到各门课程、各个教授下。是否处于同一个中队,与是否会一起上课是完全无关的。

  这样的组织安排使得同一个中队内部,不同学生间在成绩上会有互相影响。然而这种同伴效应主要是经由直接的互相影响,他们并不共享同一个课堂,因而经由老师和课堂违纪行为等间接渠道的同伴效应几乎都被清除。

  为了确保实验的可靠性,他们先在同一所大学,用从2001到2006年入学的所有学生估计了同伴效应的各种参数。在这段时间当中,美国空军学院一直把所有新生随机分配到各个中队当中,因而这数据可以直接用来研究中队内部同学在学习上的互相影响。

  在这组数据中,通过把所有学生按入学成绩分成好生、中等生和差生,他们也发现了我们之前提到过的非线性同伴效应:好生自身不受其他人影响,但却会显著提高差生的成绩,而差生则给中等生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按照这个结果,我们很容易想到一种更优化的学生分配方式:将好生和差生分到同一个中队中,而将中等生另外单独安排。这样的话,好生不受影响,差生将因为同伴中好生数目的增加而受益,而中等生则同样会因为与差生隔绝而受益。相比原来的随机分配方案,在这个方案下,没人有的利益会受损,而部分人的利益得到了增进。这又是经济学家们最喜欢的帕累托增进。

  既然存在这么完美的方案,在接下去的两届,也就是2007和2008年入学的学生中,作者就实施了这样一个理论上更优的学生分配方案。

  具体地,他们将这两届新生随机地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依然沿用此前的随机分配方案,而实验组则使用上面提到的优化方案。按照此前估计得到的参数,相比对照组,实验组中差生的成绩相会有显著的提高,而中等生和好生的成绩也会有所提升,虽然不那么显著。由于这个方案本身也是用同一个学校的学生估计得到,在此期间学校没有发生任何大的变化,因而连人或环境变化导致水土不服的可能性都几乎不存在,我们似乎应该对这个计划的结果感到十分乐观。

  此外,由于这个对照组内的学生分配方式与此前并无二致,我们还可以直接沿用相同的方法,看看学生的不同是否会导致估计参数的变化。如果参数变化不大,那我们更应该对结果感到乐观。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对照组数据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十分显著的好生对差生的正面影响。在这组数据里差生对中等生的负面影响不再显著,如果真的这样,那将中等生单独安排或许并没有什么意义,但至少我们仍然可以预期差生仍然会从实验中收益。

  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这些学生入学一年后的成绩表明,相比对照组,实验组中那些被刻意与好生分到同一个中队,因而被寄予厚望的差生们的成绩非但没有上升,还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反倒是被单独安排的中等生的成绩有明显上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看似难以理解的结果?他们进一步的分析给出了一个解释。我们通常假设只要被分配到同一个中队,或者同一个班级,就自然会成为同伴,于是自然就会彼此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相互影响。然而其实同伴之间的很多互相影响,尤其是正面的知识、学习技能方面的溢出,是要以真实的相互接触、交流为基础的。通俗地说,跟学霸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并不能天然地就让你沾染上他的学霸之气,你们需要真实的交流。

  在随机分配的情况下,一个中队里差生和好生的数目是随机分布的,通常都不会很多,好生固然更愿意跟好生做朋友,但如果好生数目没几个,那他的朋友圈里自然多少也会出现差生。再加上有中等生存在,秉着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的原则,差生和好生也可能成为朋友。

  而在实验组中,在没有了中等生作为润滑剂之后,好生和差生之间的社交鸿沟反倒扩大了。于是在实验组当中,学霸只跟学霸做朋友,而学渣只跟学渣做朋友。学渣和学霸们虽然被分到了一起,但实在是缺乏共同语言,于是并没有真正成为同伴。其结果,就是学渣的同伴质量非但没有上升,反倒下降了。

  经济学家们继续用两个研究来验证这个逻辑。他们首先在所有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要求他们写出最多五个经常一起学习和最多五个经常一起玩的同学。结果发现,相比对照组的差生,实验组中的差生一起学习和一起玩的同学当中,差生的比率要显著更高。而虽然他们的同中队同学里好生比率要比对照组高得多,但在现实中一起学习和一起玩的同学里,好生比率却完全没有增加。

  这个调查获得的有效数据最终只覆盖了大约25%的学生,代表性可能稍弱,因而经济学家们又用另外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美国空军学院的学生宿舍是二人间,大一刚入学时是学校分配的宿舍,但大二开始时,所有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室友。显然,通常大家都会选择朋友做室友。而他们的分析结果表明,即使考虑中队内人员构成的变化,实验组的差生选择好生做室友的可能性仍然要比预期中的低得多。这是另一个差生的同伴质量没有得到提升的证据。

  总而言之,这个研究说明虽然我们大多数时候更关心同学、室友这些看起来更外生的同伴定义,因为它可以方便我们研究,也方便我们提出具备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但真正的同伴这个范围,最终却是每个人自己定义的。作为外部人,我们可以改变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的构成,但我们最终却无法强迫其他人做出选择。

  这个结果甚至说明,强行把学渣放到学霸群里,对他未必是件好事。学霸自然能在学习上帮助学渣很多,但前提是,学霸要真的愿意帮助学渣。而这,是外人所无法强迫的。

  那这是不是说明就无法通过同伴效应来影响学生成绩?

  也不尽然。

  又一次实验

  从2009年开始,澳门大学的李桃、香港科技大学的韩莉、中科院的张林秀、斯坦福大学的Scott Rozelle等四位经济学家做了另一个实验。

  他们从北京的340所农民工子弟学校中随机地挑选了23所。在每所学校的3-6年级中随机抽取4-6个,一共126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40名学生。在其中12所学校,他们随机选取部分班级,从每个班学习成绩最差的20名学生中随机地抽取10名,将他们随机地与同班前10名的同学安排成同桌。然后做出保证,在这10名成绩比较差的同学中,两次考试中进步最大的将获得100块钱奖励,进步第二和第三大的则分别获得50块钱奖励。

  这些差生的同伴质量改善了,不过一个学期后的观察却发现,他们并没有取得明显进步。这似乎又是一个同伴效应无效的例子。

  不过,且慢。

  这几位作者在剩下的11所学校也了做类似的随机抽取和安排,唯一的区别是,这次将获得奖励的不仅只有取得进步的差生,还有他们的班级前10同桌。

  结果在短短一个学期之后,那些能与同桌一起获得奖励的差生取得了明显进步,并且与此同时,被安排与差生同桌的班级前10学生的成绩也没有发生显著下降。换句话说,这是个帕累托增进的结果:没有任何人的利益受损,而有部分人的利益得到了增进。

  这个结果不但确认了同伴效应的存在,也强调了外部激励的重要性。在这里,外部激励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好生和差生之间朋友关系的一个替代品。

  老师的角色

  更有趣的是,改变学生的座位,本来就是很多老师,特别是国内中小学老师的常规武器。金钱激励在现实中当然不常见,不过一个有经验的老师通常并不缺乏激励效果甚至远好于金钱的手段,任命为班干部、给小红花、直接谈话鼓励、开班会时当众表扬等都是国内中小学老师很常使用的激励措施。因而这个实验里所用的手段,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完全能够做到的。

  老师们的手段还不限于此,我在做一个研究时,特地与一些初中班主任深入聊过。所有人都表示,维持班级里良好的学习氛围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有个老师还表示,她带过的有个班学习气氛好到成绩始终上不来的差生甚至会心存内疚,觉得拖了班级的后腿。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班级里的同学自然会在学习上养成互相帮助的习惯。安排特定的同桌只是初级手段,不少班主任还会用各种手段组建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交流,互相帮助,一起进步。甚至有班主任表示,相比年级前五但孤僻不爱与人说话的高冷学霸,她宁愿班级里有一个但开朗乐于助人的年级前50。

  那么老师的这些行为,是否显著地改变了同伴效应,并通过这一渠道,影响了学生成绩呢?

  国内中小学普遍设置班主任这一制度安排,给了我们验证这一猜测的可能。

  班主任通常同时还是一门主要课程的老师,与此同时,他们在班级管理上又有额外的权力和义务,而且通常来说,能够担任班主任的,也是一些更有经验、更负责任的老师。既然如此,我们就有理由认为“班主任”是个对班级管理特别有帮助的老师特质。因而对比班主任任教班级和非班主任任教班级的同伴效应,我们就能验证此前的猜测。

  我自己一篇研究,做的正是这样的工作。用浙江一所初中的数据,我发现在班主任任教的课上,同伴效应的大小和结构都与非班主任的课上存在显著区别。在班主任的课上,其他学生对学渣的正面影响被显著加强了。

  这个结果不能告诉我们老师是如何管理班级,影响同伴效应的,也无法估计出这种影响的大小,但至少说明,实践中,真有老师在这样做,虽然他们未必叫它同伴效应,也未必了解经济学对此的研究。

  当然,老师的成功,并不能说明其他人也就能做到类似的事情。

  我在跟一些班主任交流时,几乎所有人都提到过,他们的干涉有反复试错的过程。比如他们经常会安排一些好生跟差生同桌,但不是所有时候这个安排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极端情况下,好生被差生影响下导致成绩下降的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但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在碰到这种情况时,能够及时更换做法,再次调整座位。甚至如果某些差生实在无药可救,他们也有最终的止损方法:把他安排到教室最角落谁都影响不到的位置去。这样灵活的决策是任何事先决定的机械策略无法替代的。

  所以,通过同伴效应影响学生成绩是可能的,但前提是,你得充分了解,充分参与。没有此做基础,简单粗暴的外部干涉,或许反倒会适得其反。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