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致新生:这6句话,凝聚了多少人的血泪教训!

2016年09月06日 08:02:12 浏览量: 来源:今日头条客户端 作者:

  看到大一新生入学,特别艳羡,仿佛看到四年前年轻的自己,怀揣着无限希望,兴冲冲的拖着行李箱前往大学。

  那时候觉得自己顶天立地,可以披荆斩棘,所向无敌。

  我想已经陆陆续续有同学开学,军训,上课,对于新生活从向往变成了迷茫,大学似乎太清闲了些,没人管,不像高中,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很多事情令人困惑,很多时候感到孤独,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像笼中的小鸟得到自由,在一段时间后却无所适从。

  这些困境过来人都经历过,我统计很多过来人的经验之谈,总结了5句话,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1.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承认自己是个凡人。

  在高中,只要你成绩好,基本就可以收获来自四面八方的鲜花和赞美,不管别人长得好能力强钢琴十级会跳芭蕾,你都可以用成绩好来平衡内心,拥有强大的自信。

  但是在大学,从大江南北聚集过来的同学和你一样优秀,当你发现他们比自己长得好、家境好、成绩好,会弹钢琴会跳舞,会演讲会辩论,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有那么一瞬间会怀疑人生。

  这世界上有一部分人,她们的优秀足以让人感到窒息,你只需要竭尽全力,剩下的就要学会让自己释然,太在意会令心胸越来越狭窄和不平衡。

  家长在这时候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不要觉得这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他们已经拼尽全力了,因为自我怀疑,此刻内心正在饱受煎熬,就不要再雪上加霜了。

  要承认,有些东西不是靠努力就能够改变的。

  这时候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问心无愧就好。

  2.不要相信片面之词,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

  大学里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密,有人独来独往,有人成群结队,都是人的个性,没有高下之分。

  不要在不了解一个人背后故事的时候直接贴标签,不要轻易去评价别人。

  切忌交浅言深,记得管住自己的嘴巴,很多时候话会传的失去原本的颜色,最后还得背锅。

  不要相信片面之词,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评价一个人要有自己的标准,不要人云亦云。

  简而言之,拥有独立的人格,进行独立思考。

  3.当你想得过且过的时候,想想自己的父母。

  没人管,堕落很容易,父母远在万里之外,你的真实情况他们并不知道,撒谎也不会被轻易拆穿。

  但当你想得过且过混吃混喝的时候,你想想自己的父母。

  你在长大却没变得强大,他们在变老,逐渐需要你的帮助。

  你这么混下去,毕业的时候一事无成,你该怎么做?

  埋怨父母不够强大,抱怨他们不懂人脉关系,只恨没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该你努力的时候,你上哪里去了?不要把什么锅都甩给父母,推卸自己的责任。

  大学最残忍的一课就是让你割舍依赖心,学会自立,对自己负责。

  多和有进取心的人一起,环境是可以改变人的。

  4.善良是有度的,要成为一个有原则的人。

  不要成为一个没有原则的滥好人,这样你帮助的人不会感激你,你没帮到的人会怨恨你。

  认清孤独,享受孤独,不要强求别人的理解。你懂得越多,懂你的越少。

  不要包子,也不要指望欺负你的人有一天良心发现向你道歉,保护好自己,不要吃亏。

  5.立足当下生活,然后努力做到专业化。

  努力是指主动而有目的的活动,不是辛辛苦苦拼死拼活忙个没完,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努力不是给别人看,而是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更多的快乐。

  认定你想做的是什么,然后拼尽全力去追逐梦想,你会得到快乐,成就,满足感。

  学习最大的乐趣在于自我积累,勇于实践,不怕失败,充满梦想。

  认为自己能用双手改变世界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但想要做到先从床上爬下来。

  大学时光是自由的,可以让你重塑自我,找到兴趣所在,摸索出擅长的部分,让自己在以后多一些选择。

  6.找到你自己。

  《三体》里有句话说,“中国的现实引力太重了”。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按部就班,18岁上大学,22工作赚钱,或者考研,再熬三年开始赚钱,25有对象的准备结婚,没对象的开始相亲,攒钱买房,结婚生子,为小孩操心奶粉钱教育,不知不觉步入中年。送孩子上大学后为儿女的未来操心,操心他们结婚生子准备抱孙儿,开始养老。

  18岁前你是学校流水线上生产的一样产品,22岁(或25岁)后你开始被社会携裹着向前,想要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很难。这时候你已经是个彻底的成年人,不能任性,不能胡来,你需要对抚养自己长大的父母负责,需要对自己的儿女负责。

  三十而立,不是随便说说。

  你看,人的一生这么长,能够任由自己自由主宰的,基本只有大学四年。

  希望你找到自己,不要盲目从众,随波逐流过这一生。

  在大学里,平均每个学期有19周,其中你的成绩,是由考试前的最后2周决定的,而你与别人的差距,则是由另外的17周决定的。

  大学时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感觉没有那么清晰,但毕业三到五年,就会有巨大的差距,三十岁之前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那么三十岁的状态基本决定了一生的状态。

  在这里提个建议,同学们在大学不必听那些大二大三学长学姐的话,而是要去问大四毕业找工作的人,或者已经毕业工作的人。他们在这个阶段会对大学进行反思,他们犯过的错走岔的路,都可以成为你参考的经验。

  经验仅供参考,具备不可复制性,至少能让自己对前方的路能更清晰。

  祝各位大学生活快乐!

责任编辑:朱丽娜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