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孩子不想上学,是不是中了“暑期综合症”?专家这样说…

2016年09月06日 08:02:02 浏览量: 来源:海西晨报 作者:

  名医名片

  卢大力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师从全国儿童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湘雅医学院博士生导师苏林雁教授,现为厦门市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治医师,对双相障碍的功能磁共振和表观遗传学有一定研究。

  昨日,

  记者从厦门市仙岳医院了解到,开学前一段时间,到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就诊的“小病号”多了不少!这是为什么呢?

  家长们反映,快开学的这段时间,一些孩子变得情绪低落、紧张不安、心烦意乱、精神懈怠、食欲不振,有的甚至还有厌学的表现。

  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卢大力博士表示,这些都是“暑期综合征”的表现,开学了,让孩子学会“收心”很重要。

  “暑期综合征”多发

  卢大力博士介绍, “暑期综合征”的高发人群是年纪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被环境或事物左右的孩子,这些孩子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父母娇惯或管理不到位,孩子就容易放纵,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甚至沉迷。

  在漫长的暑假里,一些孩子过度放松,睡懒觉、不吃正餐专吃零食、运动不够,不少孩子还沉迷电脑、电视、电子游戏机等电子产品,一旦缺乏过渡性调整,突然要他们进入规律性很强的开学状态,他们的身体、精神状态都难以适应,所以就会产生一系列萎靡不振的状态。年纪大点的孩子由于课业较紧,又有中考、高考等明确的目标,出现“暑期综合征”的可能性反而小些。

  “收心”也要循序渐进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暑期综合征”,“收心”迎接新学期呢?卢博士给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家长应引起足够重视,带着孩子逐步恢复良好生活习惯。家长可每天逐渐减少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和次数,同时一点点地增加孩子学习的时间,让孩子逐步进入学习状态。

  多和孩子沟通,培养其学习兴趣。家长要和孩子讨论学校的人和事,激发起孩子对学校生活的兴趣,让孩子保持良好心态迎接新学期。

  此外,调整孩子饮食也很重要。饮食方面应从暴饮暴食、零食为主等不良生活习惯调整为以清淡为主,要充分补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少吃油炸食品。

  最后,卢博士强调,克服“开学综合征”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这需要孩子、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另外,新学期开始后,孩子在假期养成的生活规律被打破,一时不知道如何应对学习与社交,需要家长和老师在此期间多一点鼓励和多一份宽容。

责任编辑:朱丽娜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