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暑假临近尾声,“开学经济”升温

2016年08月20日 10:50:42 浏览量: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朱伊丽 王晨晨

  随着暑期接近尾声,萧山商家又开始抢抓“开学经济”。除了传统的文具用品、教材辅导用书和数码产品的大促销,今年“开学经济”有了不少新噱头。

  商场和书店

  文具和参考书受追捧

  “和我小时候去新华书店、二轻购物中心买文具不同,现在商场的文具店时髦多了,当然价格也高了许多。”正在银隆百货为孩子购买文具的陈女士说道。

  “口袋多、图案精美的巴布豆书包;可以变形成机器人,上面还印着变形金刚卡通形象的文具盒;一整套迪士尼学习用品盒:除了铅笔橡皮尺子,还包括削铅笔机、放大镜……这些文具不但好看又好玩,价格也着实不菲,书包500元、文具98元、迪斯尼的学习用品盒390元……全加起来花了上千元。”陈女士表示,这些都是给马上要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准备的。“儿子幼升小,我比他还紧张,早半个月前就给他买了新衣服。”

  素色麻布质地的笔袋、木制彩色铅笔、再生纸单行本……笔者在加州城市生活广场的一家文具店内发现一位年轻妈妈非常与众不同,给孩子买的文具完全没有任何卡通元素,取而代之的是类似于日本文具品牌Muji(无印良品)风格,有着极强设计感的文具单品。

  “这是给孩子买的吗?”笔者好奇地上前问道。 “是啊!看现在的孩子都是用的喜羊羊系列、迪士尼系列,而我就想给孩子买些清爽、耐看的!”这位妈妈坦言,自己特别爱买文具,对文具有自己的理解,“文具本身是一种生活工具,简约、自然、富质感的便是好的。”

  在市心广场的新华书店,不少学生正在扎堆购买参考书。“我的科学不行,得多买点习题类的书,这样课后可以多做练习。”即将上初三的学生小李抱着3本参考书说:“其实买书还是网上便宜,但是来书店,可以现场先看看是不是适合自己,所以我还是到书店来买了。”

  笔者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习惯在网上买书,一些大学生甚至还会从学长学姐或者网上购置二手书。

  新鞋新衣迎开学

  准大学生爱上定制礼服

  新学期新气象,不少家长觉得给孩子换一身新衣新鞋也是必不可少的。银隆百货儿童服饰专柜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最近衣服、鞋子销量明显攀升,尽管新款秋装全线无折扣,但很多家长还是会为孩子下血本。

  正在结账的赵女士说,因为家里条件还不错,所以他们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现在买的开学穿的衣服都是秋装新品,不打折,但想到新学期要到了,买几套好衣服给孩子也是应当的。” 赵女士告诉笔者,每年开学的时候,她都会给女儿添置新物品,也是对她的一种鼓励。

  “在学校都是穿校服,所以我就没打算买新衣服。我喜欢打篮球,对鞋子要求还蛮高的,最好有气垫和减震功能。”即将步入高中校园的小俊说,他正在找一款限量版的球鞋,价格大概在2000元左右。

  一些准大学生的入学装备清单上还出现了一个新名目———礼服。刚刚被同济大学录取的沈同学请求妈妈为她量身定做了一套晚礼服。原来,她通过同济大学的论坛获悉,学校经常举行各种交谊舞会和庆典活动,一套礼服是必备的。

  “那时或许偷偷用过妈妈口红的小姑娘,转眼已高中毕业,而且出落得亭亭玉立。在妈妈心里,她永远都值得最好的,妈妈专程陪女儿来店里定制大学迎新舞会的礼服,这件‘口红派对’将是为她们准备的最好礼物。”礼服定制店的客服在微信朋友圈里这样写道。

  “除了准大学生来定制迎新礼服,越来越多的家长来定制亲子礼服。有的是为了给孩子开生日派对的时候穿,也有的是为了开学后,孩子要登台表演,特别来定制演出服。”萧山一家定制礼服店的负责人告诉笔者。

  准大学生

  报到前先做微整形

  一家美容整形机构的工作人员透露,从6月初高考结束开始,前来做微整形的学生数量迅速增加,每天可以接10例左右的学生整形手术:“大多数学生都是预约来做双眼皮、隆鼻、打瘦脸针等项目的。这几天临近开学,更是有许多学生前来咨询,希望通过微整形改变自己的面容。”

  将要去上海念大学的思思就在这个月预约了一台双眼皮手术:“我有很多同学来割了双眼皮,感觉挺好的,想着大学里能遇见不一样的同学,让自己变美点,应该能交更多的朋友。”

  对于子女整形整容,家长们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越来越高。李婷的母亲陈女士表示,她很赞成女儿做个微整形。“在合理范围内能让自己变得好看一点都可以接受,至于做酒窝、削颧骨动大刀子的,我不太赞成,太危险,也没必要。”

  当然,也有父母表示不理解与不支持,家住天汇园的孙女士说:“女儿自放假以来做了纹眉和纹眼线,我知道后吓了一跳,也不知道女儿去的店正规不正规,万一留下创伤怎么办?孩子太小,没什么成熟的心态,只是看到身边有人做了就跟风想要做,这是很不理智的行为。自然的、清清爽爽的不是很好嘛?”

  整形专家在此也要特别提醒同学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做微整形,一定要慎重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现在一些私人的生活美容馆或者一些不正规的小诊所也在非法从事医疗美容行业。有报道说,有些打瘦脸针的所谓医生其实并没有行医资格,有的甚至只学了两三天就敢做了。为了避免手术出现风险,大家还是要睁大双眼,选择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不要被广告或者低价宣传忽悠了。

责任编辑:朱丽娜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