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花费超一万 毕业季 该不该“烧钱致青春”?
人均花费超一万 毕业季 该不该“烧钱致青春”?
2016年07月07日 14:22:00 浏览量: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
毕业季成了“烧钱季”?
毕业生为了“致青春”而参加种种纪念活动,让毕业季成了部分人眼中的“烧钱季”,巨大的“蛋糕”让各路商家纷纷出招,吸引学生前来消费。
一些酒店为毕业聚会免费提供场地、气球,午餐时可赠送啤酒、雪碧等饮料,有学校附近的餐厅打出了毕业生订餐打折的广告,或特地推出谢师宴,许多KTV也在团购网站上推出了针对毕业生的低价欢唱套餐。
各大高校的BBS上则涌现出不少毕业写真服装租赁、毕业季摄影师租赁等信息,和专业影楼动辄上千的报价相比,价格相对便宜。这些租赁礼服的商家购买的都是时下最热的衣服品类,汉服、旗袍、小礼服、民国学生装、《小时代》校服、cosplay衣服等一应俱全,价格多在三四十元一件,汉服的价格稍贵,也只有90元,商家还提供油纸伞、古书、古扇等拍摄道具。学生们兼职做摄影师,收费也不贵,两三百元一小时,人数越多越划算。
近日针对“毕业季消费”开展的调研结果显示,受访应届毕业生中的平均毕业季消费在6000元以上。其中超过45%的毕业生毕业季开支达到6000元以上,超过1万元者高达26.71%,而毕业开支能控制在3000元以下的仅为17.77%。
在轰轰烈烈的毕业季后,学生们将步入社会,开始围绕柴米油盐酱醋茶过日子。美国《华尔街日报》报称,许多毕业生很难靠薪水养活自己,1/3的中国大学毕业生仍然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
湖北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的包佳丽(音)在广东从事市场营销工作,月收入3800元,但她对这份收入还算满意。“毕竟我刚刚毕业,没有经验,公司还要花钱培训我。”她告诉《华尔街日报》,她的一些同学吃饭和租房还得依靠父母资助。但她并不认为这是啃老,因为找工作的压力太大了。
一些专家认为,毕业生要离开校园和熟悉的老师同学、面对社会,心中难免会有不舍和焦虑,聚餐、拍照等活动可以理解,但是学生毕竟收入有限,经济未完全独立,消费应该量力而行,不要将毕业季变成“烧钱季”。
但新加坡新闻网站“Asia One”认为,毕业季并不是单指某个自然月,它通常包括5月和6月,因此平均6000元的支出看起来并不离谱。
对毕业生来说,经历才是最宝贵的
小苏告诉记者,与平时上学的开销相比,毕业季的花费当然要多一些,但主要体现在出国旅行这一项上面。她平时隔三差五地也会跟朋友们聚会,在毕业季只是频率稍微增多,且大多只是吃顿饭唱个歌看个电影这类两三百元就能解决的活动,所以花费并没有明显增加。
安排一次走出国门的毕业旅行,是小苏很早就有的念头,确定行程和订机票酒店都提前进行,省了不少钱。在上学期间,这个22岁的女孩通过积攒生活费、工作赚钱、购买基金等,多少有了一些积蓄,再加上父母的经济支持,毕业旅行的费用对她来说并不会成为负担。虽然自由行前期准备工作和花费都比参加旅行团多一些,但她认为这次旅行性价比很高。
许多学生的毕业季支出是为了给将来的职业生涯“铺路”。“Asia One”网站称,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大多数毕业生需要去面试,交通和酒店费用必不可少;为了给公司留下好印象,他们需要购买一套像样的职业装;有些毕业生不愿回家乡工作,租房费用在他们的开支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数据显示,这部分“刚需”占毕业季整体开支的44.2%。
聚餐、旅行、拍照、交换礼物等具有纪念意义的活动,被学生视为毕业季必不可少的项目,达到总开支的35.15%。还有不少人为了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在毕业前整容,不同类型的手术费用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在《福布斯》杂志看来,对毕业生来说,经历才是最宝贵的。自由、有时间和不需要背负太多责任,是只有20多岁的年纪才能拥有的,与其将3000美元(约合人民币两万元)捂在口袋里,不如用来旅游、听音乐会,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
正如美国“Bring Me The News”网站所说,对很多人来说,大学毕业是人生的重要时刻。它意味着毕业生们即将走入社会、赚到第一份薪水,或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为了帮他们顺利度过这一时期,美国毕业生的家人往往会以礼物的形式送出祝福。
调查显示,56.8的美国人会送现金作为礼物,40%送银行卡,12%送新衣服,10%的人会购买礼品卡让毕业生自己挑选礼物,8%将电子产品作为礼物。
美国零售联合会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人2014年花费4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3亿元)用于购买毕业礼物。2015年,美国人在毕业礼物上的开支增加到4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8亿元),普通人购买毕业礼物的支出约为102.5美元(约合人民币683元)。
责任编辑:朱丽娜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