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季气温上升 如何科学预防脂溢性皮炎

2017年03月21日 19:04:35 浏览量: 来源:腾讯网 作者:

  春季的到来,气温升高,许多人出现头油、面油增多的现象,在皮肤科门诊因此而就诊的病人也增多。脂溢性皮炎是机体内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皮脂过多地排出而堆积在皮肤上,使堆积处皮肤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其常见于皮脂腺分泌比较旺盛的青年人及成年患者。

  一般与性腺分泌紊乱有关

  脂溢性皮炎一般多发生于皮脂腺分布较丰富的部位,在皮脂溢出基础上发生,常自头部开始向下蔓延,具有油腻性鳞屑性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对称分布,自觉瘙痒,易反复发作。

  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性腺分泌紊乱有关,为雄激素分泌亢进所致。除此以外,有的认为可能与免疫、遗传、激素、神经和环境因素有关,与消化功能失常、食糖和脂肪过多、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细菌感染、维生素B族缺乏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部位不同 临床表现不同

  由于部位和损害的轻重不同,脂溢性皮炎临床表现亦有区别:

  1.头皮脂溢性皮炎:开始为大片灰白色糠秕状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片,以后逐渐扩展融合成边界清楚的大斑片,严重者全头皮均覆有油腻性臭味厚痂并有脱发。

  2.面、耳、耳后及颈脂溢性皮炎:常由头皮蔓延而来,为黄红色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疹。

  3.胡须脂溢性皮炎:有两种类型,一是毛囊口轻度红肿、发炎伴小的淡褐色结痂,即“须疮”,顽固难治;另一种为播散性红色、油腻性鳞屑,脓疱形成较深,累及整个毛囊。

  4.躯干脂溢性皮炎:初为小的红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腻性鳞屑,后渐成中央为细糠状鳞屑,边缘有暗红色丘疹及大油腻性鳞屑的环状斑片,多发于前胸及肩胛骨间。

  5.皱褶部脂溢性皮炎:多见肥胖中年人,皮损以播散性摩擦性红斑形式存在,红斑边界清楚,上有油腻性鳞屑。

  6.四肢脂溢性皮炎:损害表现为湿疹性斑片。

  7.婴儿脂溢性皮炎:表现为红斑、鳞屑,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

  治疗:可内服B族维生素

  在治疗方面,可内服维生素B族类制剂,如维生素B6、B2、B1等。也有医生主张服酮康唑或四环素。外用药须遵循去脂、消炎、杀菌、止痒的原则,常用有中药制剂的兰雪芙霖肤脂平,精选苦参、百部、地肤子、蛇床子、黄柏、樟脑、土槿皮、冰片等中药精华,专用于由真菌、细菌引起的皮炎、脂溢性皮炎等症状,用棉签涂抹,每日两次即可。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