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老人买保健品背后全是套路 多咨询医生

2017年03月16日 14:17:40 浏览量: 来源:大浙网 作者:

  不少读者反映,在购买保健品过程中,遭遇到各种假冒伪劣和售后退货难题。而根据调查,一些老人购买保健品的背后,存在着商家为追求利益而精心编织的各种套路。

  套路一

  出问题后厂家称可能是假货

  郑州的读者黄女士说,为了给老伴治疗糖尿病,她花费1194元买到四盒糖御医远红外贴。但在使用后,引起了老伴严重的皮肤过敏,以至于需要到医院寻求治疗。随后,黄女士与销售方联系,希望将剩余的三盒产品退掉,但工作人员多次推脱,至今未予处理。虽然产品包装上的厂名、地址和产品批准文号,与厂家一致,但所留的服务电话和网址,却并非厂家所有。昨日下午,大河报记者与该产品的销售方联系未果。随后,该产品的生产方郑州康金瑞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温姓工作人员称,他们只负责处理产品使用中的问题,至于能否退货,则需要联系销售者。“一般是从哪买的去哪退。而且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假货,不能确定销售渠道的话,不好处理。”但对于郑州是否有该厂家的销售渠道,这名工作人员称不清楚。

  套路二

  有销售员叮嘱老人别让儿子知道

  在众多消费维权线索中,还有很多答应退货却迟迟不予处理的案例。而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很多老人在购买保健品前后,刻意避开家人,或将保健品藏起来,或将保健品的购买凭证交由销售者保管。

  安阳读者刘先生说,自己为了治疗慢性病,私下购买了近万元的保健品,但吃完发现“疗效”不显著时,又被建议购买了更多产品。“不能让儿子知道,因为我买保健品,都已经生过好几回气了。这次买保健品,他(儿子)也不知道。”

  与其情况类似的还有荥阳的读者陈女士:“销售员说让我先把东西(保健品)藏起来,不要让儿子知道,等到病治好的时候,再给家人说。”而让陈女士始料不及的是,最开始她就出现了头痛、眼睛痛等症状,而销售员则让其减量吃药(保健品),但不要停用。又吃一段时间后,陈女士直接住进了医院。昨日下午,陈女士的家人发来4种保健品的包装盒,以及四世同堂系列产品销售信誉卡,称老人前后购买了数万元的保健品。而记者随后与销售信誉卡上的服务电话联系,发现号码已经停用。至于其所购买的四种保健食品,其中一个海灵特胶囊,产自山东达圣元生物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而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该企业早于2015年8月已被注销。

  套路三

  产品+表演+“同伴”反馈=催眠场

  “老年人对新科技、新知识比较关注,内心愿意相信所谓的保健产品的疗效。但与年轻人相比,老人对科技发展的具体情况又缺乏了解。”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主任医师胡雄教授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各项功能减退,受到病痛的困扰。虽然这是一种自然衰老的过程,但人性又使他们希望自己衰老的过程减缓,所以寄希望于保健品来达到这一效果。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