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形练气练意念 运动养生动起来
练形练气练意念 运动养生动起来
2017年03月13日 15:53:12 浏览量: 来源:环球网 作者:
运动养生是指通过活动身体来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中医传统保健项目以中医的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以养精、练气、调神为运动的基本特点,强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相配合,经过历代养生家的不断总结和补充,逐渐形成了“运动肢体、自我按摩以练形,呼吸吐纳、调整鼻息以练气,宁静思想、排除杂念以练意”的独特保健方法。
常见的徒手养生保健项目
太极拳 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强调练习者对意、气、形、神的锻炼,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太极拳能够有效地改善人体的气血运行,对脑的功能起着积极的调节和训练作用,还可对腰、颈、腿、脚、关节、韧带、肌肉以及眼神等身体部位起综合调治的作用。
八段锦 因其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优美、柔顺,又因其功法共分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整套动作柔和连绵,滑利流畅,有松有紧,动静相兼,气机流畅,骨正筋柔,适合各年龄段的人锻炼。
八段锦在姿势上分为站式和坐式两种,站式要求双脚微分,与肩同宽,运动量比较大;坐式要求盘膝正坐,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穿内衣锻炼。八段锦的每一段动作都有明确的健身目的,综合起来对五官、头颈、躯干、四肢、腰、腹等全身各部位及相应的内脏、气血、经络都能起保健、调理的作用。
五禽戏 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鹤)五种动物的动作,以达到治病养生、强身健体的目的。熊戏可以加强脾胃功能,增加体力;鹤戏可以增强肺功能,调运气血,疏通经络;虎戏可以填精益髓,强腰健肾;鹿戏可以舒展筋骨;猿戏可以灵活肢体。五禽戏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俱备、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仿生功法。
六字诀 是一种吐纳法,通过呬、呵、呼、嘘、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及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其中嘘字功可以平和肝气、呵字功可以补益心气、呼字功可以助培脾气、呬字功可以补益肺气、吹字功可以补益肾气、嘻字功可以调理三焦。六字诀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出现过早的衰老。
运动养生的基本原则
强调动静结合 运动养生要求动静兼修、动静适宜。运动时,要一切顺乎自然,进行自然调息、调心,保持神态从容,摒弃杂念,神形兼顾,内外俱练,做到动于外而静于内。这样在锻炼过程中内练精神、外练形体,使得内外和谐,体现出“由动入静”“静中有动”“以静制动”“动静结合”的整体思想。
提倡持之以恒只有长期坚持运动,才会稳定地提高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有效改善机体内环境。因此,即便工作忙碌,也应该定期进行一些短时间的锻炼。若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到野外或操场锻炼,亦可在院内、室内、楼道内做原地跑、原地跳、广播操、太极拳等运动。
讲究运动适度 如果运动过后出现食欲减退、头昏、头痛,自觉劳累汗多、精神倦怠,那么说明运动量过大,超出了机体耐受的限度,这时身体反而会因过劳而受损。因此,应当以每次锻炼后感觉不到过度疲劳为适宜。脉搏及心跳频率也可作为运动量的指标,对于正常成年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心率增加至140次为宜;对于老年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增加至120次为宜。
注重循序渐进 养生运动应讲究顺乎自然,任何疲劳和痛苦都是不必要的,要轻轻松松地渐次增加活动量,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正确的锻炼方法是运动量由小到大,动作由简单到复杂。比如跑步,刚开始练跑时要跑得慢些、距离短些,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逐渐增加跑步的速度和距离。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3-13老人常运动,慢性疼痛少
- 2017-03-08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三不四要
- 2017-03-08体育市场“她经济”迎来发展春天
- 2017-03-07运动中如何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