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你是不是有强迫症?

2017年02月10日 14:50:28 浏览量: 来源:环球网 作者: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多少有些强迫行为:比如有的人会担心门没锁一而三再而三返回查看;有的人一紧张就不自觉拔头发,直到头发越来越少;还有的人洗澡总觉没洗干净,会洗两三个小时才出来……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郑会蓉指出:类似的行为都是强迫症的症状,而此病难诊断易复发,会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十大致残性疾病之一,若能及早诊断进行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才能减轻症状,减少复发。

  ●现状:

  表现多种多样而难诊断

  对于抑郁症,人们多少有所了解,但对强迫症却知之甚少。往往以为其某些行为表现仅仅是一种“怪癖”,而不认为是一种疾病。郑会蓉介绍,强迫症发病早、病程长,终身患病率为0.8%-3.0%。强迫症的基本表现为持续的强迫思维和反复的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是指头脑中反复出现的闯入性的想法、怀疑、表象或冲动。强迫行为是重复的行为或者心理活动,继发于强迫思维,受其驱使而实施。目前医学界已经不再将强迫症列入焦虑谱系范畴,而是单列为独立诊断类别的强迫症及相关障碍。除了强迫症外,还包括五类强迫相关障碍:皮肤抠抓障碍、躯体变形障碍、拔毛发障碍、囤积障碍、物质/药物所致的强迫及相关障碍。

  强迫症的症状复杂多变,不易被识别。有很多强迫症病人在第一次就诊前,病史可能长达7年及以上,期间病情波动演化,也使得临床丧失了最初的典型特征,导致难确诊。有一个19岁的男生A,从10岁读小学三年级时起病,原来成绩全班第一,最早症状是看见一样东西就会不断联想,完全走神,上课根本无法听课,初中后症状越来越严重,父母却只认为是他“想多了!想少一点就可以”,但A根本无法让思维停下来。“他本人非常痛苦,因为他想停止但是无法停下来,甚至询问医生是否能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郑会蓉说。

  ●甄别:重复与纠缠是关键

  郑会蓉指出,要判断是否患上强迫症,必须知道其两个核心特征:重复与纠缠。所谓重复,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做一件事,而达成的效果与付出远远不成比例,如长时间洗手、擦拭家具或者检查门锁;所谓纠缠,是指同一个想法或者念头在脑子里不断出现,一遍一遍地回忆社交活动中每一个琐碎的细节、压抑自己可能出现的“暴力、性侵害”等各种冲动等。重复和纠缠最终造成患者强烈的痛苦心理或生活及工作能力的损害。

  比如有个19岁的学生应对焦虑和压力的反应就是感觉痒,不自觉地不断抓痒,近一两年发展到身上的皮肤都被抓得破损流血但还是无法停止,最早在皮肤科求治,用了一些止痒和激素类药物,最后转到心理科,才被诊断出是患了皮肤抠抓障碍。另一位患者每天会不停反复看手机,有时看了又看一个小时也出不了门,他自己说知道没必要但就是会20次、30次重复去做这个事,因此也影响了人际交往。

  普通人性格严谨要求高,反复检查重复清洗的并不少见,但通常这种动力定型是节省精力和提高效率的行为方式。而强迫症则“费时性”突出,每天为此付出的时间至少1小时甚至更多。这些行为明显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效率,及带来社交功能的损害,到了连自己也无法容忍耐受的程度。

  ●治疗:主要方法有四种

  据介绍,目前,对于强迫症的治疗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