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节“恐归族”焦虑如何破?

2017年01月25日 11:28:27 浏览量: 来源:衢州新闻网 作者:

  2017年的春节,来得比以往更早一些。眼下年关将至,总有一个话题被提起——“春节焦虑”。有人因业绩还未完成而焦虑,有人因回家过年的大笔花销而焦虑,还有人因惧怕催婚而焦虑。每逢年底,现代人的压力就不断上升,演绎真正的过年如“过关”。面对节前焦虑,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衢州市第三医院心理专家胡伟明给大家支支招。

  担心被催婚,

  女白领每天失眠

  在杭州外企工作的衢州人方女士今年34岁,今年刚在杭州买了房,可谓事业有成,可个人问题迟迟没有解决。每年年底,一想到回家过年要被父母、亲戚拷问一番,方女士就开始焦虑。最近,离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方女士急得天天失眠,不得不找医生开处方,靠吃安眠药来辅助睡眠。

  “逢年过节必催婚,每次打电话,父母都催我年前赶紧相亲,最好能带男友一起回家,可这也不是我能决定的。”方女士说,近几年因为未婚,老家的父母和亲戚都着急了,每次回家过节,都要被催好多次。一想到这里,方女士甚至不想回家过年。

  春节开支多,

  打工夫妇经济压力大

  除了大龄青年被逼婚,春节期间的大笔开销也是引发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小李夫妇在衢州打工,早早买好了回江西老家的车票。可回家日子越临近,夫妻俩反而有些不想回家。因为对他们来说,春节是“破财”的日子。春节的红包、亲友的聚会、给亲戚的年货等等,加起来是一笔较大的花费,微薄的收入该如何支付这笔庞大的数目,成了他们焦虑的根源。

  “父母的营养品不能少,孩子的红包也不能少,亲戚来走动,家里的年货也得备着,粗粗一算,一两万就没了。”小李告诉记者,虽然很想回家和父母团聚,但巨大的经济压力使他异常紧张,真希望这个年来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专家说:

  转换心态,保持平常心

  面对这些典型的节前焦虑,市第三医院的心理专家胡伟明说,节前的情绪焦虑,并非病症,更多的是由担忧、期待、紧张等情绪交织在一起引起的,应转换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年底压力加大在所难免,首先,应保持一颗平常心,把春节定位为休闲、娱乐、交往的好时机;其次,春节花钱要量力而行,切忌与人攀比。另外,及时排遣不愉快的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当发觉情绪低落或烦躁,应稍微停留、安静一下,想一想到底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胡伟明说,不管在时间还是在出行上,最好事先做好准备,不要急躁,避免匆忙。 胡伟明提醒,压力越大越要保持平和心态,在急躁的情绪下更容易出错,此时放慢工作速度就是提高效率。同时,保证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缓解节前焦虑情绪,年轻的上班族应该至少保持6—8小时的睡眠时间。对于即将到来的春节长假,胡伟明还提醒,过节不要太累,留足休息时间;切勿暴饮暴食,打乱饮食结构;要保证良好规律的睡眠,生物钟紊乱,情绪也会大受影响。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