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酒桌“玩法”别轻易尝试
这些酒桌“玩法”别轻易尝试
2017年01月10日 13:17:14 浏览量: 来源:环球网 作者:
●白酒、红酒、啤酒等交替喝,混搭酒,迟到者先自罚三杯等拼酒花样伤肝又伤“心”
●饮酒后的脸色并非酒量的表现,如果以脸色来作为酒醉的标准,可导致喝过量伤身,甚至危及生命
猴年已进入尾声,逢年过节或逢喜事,人们都爱饮酒助兴,而推杯换盏之间,相互试探、调侃彼此的酒量深浅,可谓酒桌上的一趣。有人越喝酒脸色越红润,有人喝再多,脸色依然不改,甚至会发白。
“究竟是白脸者酒量好,还是红脸者酒量深?”对于这个千古难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指出,现代研究已证实,饮酒后的脸色并非酒量的表现。如果以脸色来作为酒醉的标准,有可能导致喝过量伤身,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酒后脸白 更易酒精中毒
“喝酒容易红脸的人,酒精挥发得快,不容易醉。”对于这个说法,陈超刚指出,酒后红脸是酒精代谢的表现,但并不能与酒量好画等号。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喝酒后,由于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多、乙醛脱氢酶少或活性低,使乙醇以非常快的速度转化成乙醛,而乙醛无法及时代谢,后者积聚导致血管扩张,因而,饮酒者因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脸红。“脸红的人通常过一两个小时之后,就会缓解。”陈超刚说,这是因为乙醛逐渐在肝脏转化为乙酸而被代谢。
“脸白的人看起来好像没那么容易醉?”陈超刚说,恰恰相反。喝酒后脸发白,因为体内没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要靠肝脏其他酶类缓慢氧化。由于血液此时需要大量供应肝脏和消化系统繁重的代谢,造成外周血循环暂时性减少,这时表现为面部血液供应不丰富,因而显得 “脸白”。酒后脸白者因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缺乏或活性很低,只能靠体液来稀释酒精浓度,如果多喝了则容易引起酒精中毒。
评价一个人“酒量好”,主要看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有些人乙醛脱氢酶的活性高,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强,也就显得“能喝”。实际上,传说中的“千杯不醉”是不存在的。陈超刚指出,饮酒过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酒精分解不全面,积聚到一定程度则容易发生酒精中毒。
酒桌上出事者大多酒量好
无论怎样的体质,酒量好还是不好,酒精超过身体代谢需要,最终都会对肝脏造成负担。喝得越多,酒精在体内堆积得越多,一旦超过肝脏代谢负荷,肝脏无法及时供应特有的酶来分解酒精,就会导致肝功能受损,容易引起酒精中毒。
酒桌上出事的往往是酒量好的人。“酒量好的人更容易伤身。”酒量小的人因为觉得自己不胜酒力,“酒胆”不足,因而会自觉少喝或是不喝,有的人因为酒量大而觉得自己喝多点没事,放开胆子喝,越喝酒量越大,最后因酒精在体内积累而中毒。
每天喝多少酒才“安全”,因人而异。可按照公式计算一个人一天酒精最高摄入量,即每公斤理想体重每日不超过1克的酒精量〔理想体重=身高(cm)-105〕。“每日酒精最高摄入量的概念,只是说在此数值以下,饮酒相对安全,但也不能保证可避免危险。”陈超刚指出,中国营养学会2016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更明确地推荐每日饮酒的要求: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儿童少年、孕妇、哺乳期女性不应饮酒。
拼酒玩花样 多饮更伤身
小酌助兴,多饮伤身。经常性的饮酒过量会增加患高血压、高甘油酸酯、肝损伤、肥胖、癌症和遭遇意外事故的风险。心肌症患者饮酒还会诱发心力衰竭,要完全避免饮酒。
如今酒桌上有许多“玩法”,看似有趣,实则伤身败兴。专家呼吁,文明饮酒,不提倡劝酒、拼酒,感情深不必“一口闷”。以下几种做法要特别警惕。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1-08为何职工还感觉“看病贵”? 实际报销比...
- 2016-12-30故宫文物医院将向公众开放 也要挂号、分诊
- 2016-12-29挑战寒江 缅怀伟人
- 2016-12-20揭职业试药人背后的秘密:5天赚5000 尿...